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全球死于饥荒的人中,有80%丧命于中国和苏联。基于对这个问题的大量和深入的研究,文浩教授在这本书中对这些社会主义制度下发生的饥荒及其历史和政治根源进行了剖析。他指出,斯大林和毛泽东所主导的过于雄心勃勃的工业发展计划比革命之前的饥荒给苏联和中国带来了更大的灾难。
書評 / 推薦
作者聚焦于以饥荒作为「政治工具」这个问题,系统地分析了农民、城市人口和政府之间在粮食问题上的冲突如何造成了几百万人的死亡。这个具有挑战性的发现是对中国和苏联历史研究的重大贡献,提醒社会正视大饥荒对国家与其公民关系的长期影响。他还指出,正是因为中国和苏联政府从这两场灾难中吸取了教训,使他们能够在后来几十年的执政中避免了饥荒的再次发生。
本书是相关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作者详细对比了两个国情复杂的国家,分析了分别在中苏发生的两次「大跃进」的战略、策略和失误。 —— 白思鼎( Thomas P. Bernstei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作者开创了全面而系统分析中苏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大饥荒及其影响的先河……对于这两场二十世纪最大规模的饥荒,本书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具权威性的比较研究。 —— 濮德培( Peter C. Perdue, 美国耶鲁大学)
文浩的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的大跃进和大饥荒极有帮助,它有力地证明了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饥荒问题进行比较研究的重要性。 —— 艾志端(Kathryn Edgerton-Tarpley,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
这是一部重要、勇敢而及时的著作。作者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人为造成的饥荒进行评估,其方法可能颇具争议,但论据合理,分析合乎逻辑,绝对值得关注。 —— 科马克.欧.格拉达(Cormac Ó Gráda,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学院)
文浩对饥荒和「食物政治」作了大胆而创新式的研究。他探讨重大问题,为当下的辩论带入冷静客观的学术精神,既有知识分子的无畏,同时完全没有忽视本书主题的沉重感。 —— 史蒂夫.史密斯( Steve Smith,英国牛津大学)
文浩教授对发生在二十世纪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大饥荒的比较研究,是前无古人的大胆且成功的尝试,将两次饥荒概括为「饥荒政治」更是神来之笔!本书建构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必然催发乡村大饥荒的分析框架与叙事逻辑,挖掘了大饥荒发生的制度性、结构性成因,展示了作者的思想深度以及对苏联和中国历史的贯通。 —— 辛逸(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简介
文浩(Felix Wemheuer)是德国科隆大学现代中国研究所教授。他的著作包括“毛时代的中国以及苏联时期的饥荒政治”(Yale University Press,2014),他还参与编撰了论文集“吃苦:关于中国大跃进和大饥荒的新视角。”他多次在“中国研究”和“中国季刊”发表论文,并且出版了德文版的毛泽东传记。2008年到2010年间,他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担任访问学者。2000年到2002年期间,他在北京人民大学研究中国共产党史。
下载须知:有关资源链接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资源提供方所有!
文件格式:PDF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