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梵·高:两颗孤独闪耀的星

纵观尼采的一生,他著有《悲剧的诞生》《人性的,太人性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多部作品,对后来的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一时期,梵·高用他短暂的一生留下了《星夜》、《向日葵》系列、《自画像》系列等1000多幅作品,启迪了后世的野兽派、抽象派等多个绘画流派。

这两个在不同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伟人,一生从未相识相知,却有着一段极其相似的人生旅程。

1

起点:新世界的大门就此敞开

尼采

在尼采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脑病去世,随后尼采由母亲、姑姑等女性抚养长大。年少的经历形成了他忧郁温和的性格。1864年,20岁的尼采进入波恩大学研究神学和古典语言学。1年后,他随导师来到莱比锡大学继续研究古典语言学。

有一天,正在闲逛的尼采在一家旧书店里看到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在书中对生命意志的诠释、对欲望和理性的深刻认知震撼了尼采。尼采随后陷入了对叔本华哲学思想的狂热沉迷中,从此开启了他癫狂孤傲的哲学生涯。

在读完叔本华书的前几页以后,就知道得很清楚,我将要把他写的所有东西都读完;他所说的每一个字我都要听。–尼采评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梵高

梵·高自幼对绘画抱有极大的热忱,成年后的他在家人的帮助下先后做过画廊学徒、牧师等工作。由于耿直热情的性格、心怀与现实格格不入的浪漫主义,以及对绘画抱有狂热的喜爱,梵·高最终放弃了工作。

1880年,出于对现实生活的失望,25岁的梵·高开始在埃顿、海牙、德伦特及纽南等多地四处流浪学习 ,正式开启了他的创作生涯。

这一时期的梵·高,深受伦勃朗和米勒的影响,作品深沉朴质、写实保守,主要关注风景、静物以及劳苦大众的生活,极具现实主义风格。

吃土豆的人们,1885年

02

突破:自我否定与重塑

尼采

尼采虽然狂热崇拜叔本华,但他却不认同叔本华宣扬的是悲观主义。叔本华认为相比理性,人类的欲望/意志占主导位置,因此这个世界是基于不可控制的欲望/意志的,而欲望永远无法满足,人始终会痛苦。所以,为了使得理性占上风、减少痛苦,叔本华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降低期待,这是一种悲观主义。

尼采认同叔本华的生命意志理论,但他不认为人们需要克制欲望,减少期待。他将自我认知从对叔本华的疯狂沉迷中抽离出来,这是尼采哲学体系的突破口。

在尼采接触叔本华思想不久之后,他与自己的另一位偶像——音乐名家瓦格纳相识,由于对叔本华有着共同的理解和崇拜,尼采和瓦格纳建立了一段颇为深厚的友谊。瓦格纳的音乐作品极富激情和生命力,是狄俄尼索斯的力与美的化身(详见《悲剧的诞生》)。在瓦格纳作品的冲击下,尼采对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进行批判,重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当我考虑所有事物之后,我发现如果没有瓦格纳的音乐,那么在我的少年时期之后,就决不能继续活下去,因为我似乎注定不适于生活着德国社会中。

–尼采《为什么我如此聪明》

梵高

1885年,梵·高来到安特卫普艺术学院,在那里,他将鲁本斯和哈尔斯的笔触以及着色技巧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然而梵·高的生活依然贫困窘迫,经常几天吃不上一顿饭,衣服已破旧不堪,牙齿也几乎掉光。1886年,穷困潦倒的梵·高来到巴黎投靠弟弟提奥。

在巴黎,梵·高见识了印象派大师莫奈的作品。莫奈的作品鲜明生动、光影交错间释放出旺盛的生命力,深深地震撼着梵·高。在参观完莫奈的作品后,梵·高将自己以往的画作摊在地上,第一次觉得它们如此灰暗、乏味和死气沉沉。

巴黎7月14日,1886或87年

与此同时,梵·高结识了当时另一位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高更的画作色彩浓烈、粗狂直率,这让梵·高大开眼界。莫奈和高更颠覆了梵·高对绘画的认知和日后的创作。

巴黎期间,梵·高首先否定了原先自己的创作,然后不断吸收融合了莫奈高更等印象派画家的技法、修拉的点彩法、日本浮世绘的构图等元素,赋予了今后作品的无限可能。

意大利女人,1887年

03

孤独:不被接受和理解

尼采

1872年在任职巴塞尔大学古典文学教授期间,尼采出版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

这部应该属于古典文学界的著作,通过探讨古希腊悲剧的审美,表达了尼采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以及对人类理性文明的批判。

我们今日称作文化、教育、文明的一切,终有一天要带到公正的法官酒神面前。

因为科学领域的圆周有无数的点,既然无法设想有一天能够彻底测量这个领域,那么,贤智之士未到人生的中途,就必然遇到圆周边缘的点,在那里怅然凝视一片迷茫。当他惊恐地看到,逻辑如何在这界限上绕着自己兜圈子,终于咬住自己的尾巴,这时便有一种新型的认识脱颖而出,即悲剧的认识,仅仅为了能够忍受,它也需要艺术的保护和治疗。

–尼采《悲剧的诞生》

《悲剧的诞生》在当时的古典文学界属于反潮流的、标新立异的作品,激怒了当时的学术界,尼采随后遭到了众人的猛烈的批判,差点被迫辞职,几乎他所有的学生也因感愤怒而离开他的课堂。

受到猛烈抨击的尼采并未放弃对自己哲学思想的深化和追求,1879年,孤独的尼采开始浪迹天涯。他在游历各地的同时,继续通过文字将他的思想源源不断地输出,完成了《善恶的彼岸》、《道德的系谱》、《不合时宜地考察》等多部著作。

1885年,他最著名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出版。这部著作集结了尼采哲学思想的精华,他在书中抨击宗教对人性的束缚,提出“超人”的概念,批判现代理性和虚妄的道德,呼吁人们释放自己的权力意志。

我的自我是应该被战胜的东西:我觉得,我的自我是对人类极大的污蔑。

我爱那种超越自己去创造,并因此而毁灭的人。

在善与恶方面,谁要成为创造者:真的,他首先必须成为毁灭者,打破各种价值。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出版后,未售出一本。

梵高

在巴黎期间,由于梵·高对创作的不断突破,这个时期他的作品有了质的飞跃,创作了《唐吉老爹》、《塞纳河上的桥梁》、《自画像》等一系列作品。

唐吉老爹,1887年

小番外:唐吉老爹和梵·高的友谊维持了一生,最后还参加了梵·高的葬礼

弟弟提奥为热爱绘画的梵·高及其朋友,在唐吉老爹的餐厅里举办了一个小型联合画展。唐吉老爹还在满墙贴着“廉价出售绘画”的标语,帮助梵·高他们销售画作。前来餐厅用餐的人络绎不绝,但没有人对这些画作感兴趣。

塞纳河上的桥梁 1887年

直至餐厅关门,梵·高的作品未售出一幅。

04

毁灭:无人能懂,一生孤独寂寥

尼采

尼采站在思想的悬崖上,恣肆无情地嘲笑着下面羊群般的世人,独自一人吟唱着只有他自己才懂的歌谣。

他疯狂地热爱这个世界,要赋予这个昏沉庸碌的世界新的生命力。尼采批判道德、批判理性、批判旧俗陈归,批判现实中的一切,他向所有人大喊:

所有的神都死了:现在我们希望超人活着。

尼采是清醒的,可悬崖底下的人却把他当疯子,没有人愿意抬头看他一眼。

梵高

在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无人问津后的第4年,同样不受认可的梵·高来到普罗旺斯的阿尔小镇,这片宁静优美的土地赋予了梵·高无穷的创作动力。《星夜》、《向日葵》、《鸢尾花》等名作都诞生于阿尔小镇期间。

有丝柏的麦田,1889年

然而在当时这些作品中只有一小部分被贱卖,其余大部分仍无人欣赏。

梵·高在阿尔的生活一如既往地贫困落魄,靠弟弟的资助和微薄的收入,勉强应付着日常生活和高昂的绘画支出。现实残酷,但梵·高对绘画的热爱却有增无减,他靠着强大、旺盛的创作欲望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画作中去。

鲁伦的肖像,1889年

尼采批评理性,而梵·高则抛开理性,义无反顾地对这个世界报以浓烈炽热的情感。

他热爱这世间的一切一切:广袤的田野和宽阔天空(丝柏系列、麦田及小麦系列、麦田上的乌鸦)、夏季绚烂的花朵(鸢尾系列、夹竹桃、粉红色的玫瑰等)、平凡世间碌碌劳作的人们(劳动者系列、播种者等)、夜晚流转的星光和绰绰的灯影(星空、星夜、夜间咖啡馆系列),就连他简陋的住所在他眼中也有其吸引人的朴质(卧室系列、椅子系列)。

夜间咖啡馆外景,1888年

梵·高的作品之所以让人念念不忘,是因为他把内心纯粹浓烈的感情融入进作品中。他中后期的作品越发肆意粗狂、色彩鲜明浓烈、主题直接朴质。梵·高所表达的,是这个世界最直白、最纯粹的美,不加修饰和隐喻,简单直接。

然而这个世界并没有给他一个温暖的回抱。

1888年,梵·高与他的偶像兼挚友——高更,因艺术上的分歧而决裂,随后发生了著名的割耳事件。

自画像 割耳朵,1888年

此后,梵·高更加孤独。

尼采

而早在不多年前,尼采与他的偶像兼挚友——瓦格纳,因理念上的冲突而分道扬镳,并写下了一系列反对批判瓦格纳的作品。

可怜的瓦格纳:他已经走到了一种什么地步了?但愿他已经沦入卑鄙人们的手中!可是,他却沦入德国人的手中。

–尼采《瞧!这个人》

此后,尼采更加寂寥。

1889年1月3日,郁郁不得志的尼采在街上抱住一批被虐待的马痛哭,随后昏了过去。

从那天起,尼采疯了。

精神上的尼采死去,世间再无尼采。

梵高

4个月后,梵·高也疯了。

割耳事件后,饱受精神折磨的梵·高受到了当地人的排挤和嘲笑,他因为间歇性精神病住进了疗养院。就算病痛折磨,梵高也未停下手中的画笔,绘画是他唯一的慰藉。

加塞医生,1890年

次年7月,由于长期不被认可,精神和生理双重痛苦的的梵·高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葬礼只有八个人参加。

从此,世间再无梵·高。

05

重生:悲剧落幕,喜剧上场

精神上的尼采死去后,他的作品广为传播,赞扬和名誉接踵而来,他被打扮成圣人的模样供人膜拜。1900年,尼采去世。此后100多年里,尼采的哲学思想深刻地滋养了佛洛伊德、加缪、萨特、鲁迅、王国维等中西方思想巨匠。

在梵·高去世前不久,他的《星夜》、《向日葵》、《两棵丝柏树》等作品被纽约现代艺术馆、德国慕尼黑美术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知名艺术馆收藏。100年后,梵·高的作品均已数千万美元的高价被拍卖。

回顾尼采和梵·高的一生,俩人有着极其相似的人生轨迹。他们都出生于牧师家庭;在起步之初受各自领域前辈的深远影响;都与偶像结下深厚友谊,但最后都由于思想上的差异而分道扬镳;俩人的高产期都在浪迹天涯期间;精神疾病爆发之前,俩人的作品都未受世人肯定和欣赏,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创作热情;所有的赞誉和肯定都始于俩人精神失常之后,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深远。

回过头来看,尼采和梵·高对各自领域都有着超前的认知、和常人难以理解的表达,这是他们生前悲剧的起因,也是他们生后喜剧的缘由。

在他们对这个世界怀有深邃浓烈的感情之时,很少有人愿意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坐下来听一听他们竭尽全力、穷尽一生,到底是在诉说什么。这种不被理解、不被接纳的孤独伴随着他们对信念和理想炽热的爱,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越发深刻,最终让他们走向毁灭。直至俩人对这个世界失去知觉之前,始终都没有获得本该属于他们的掌声和鲜花。

这是他们生前的悲剧。

两个伟大的灵魂因为孤独地追求和探索而毁灭了自我,却把熠熠生辉的智慧和作品留给世人。尼采和梵·高打破时代的束缚,重新定义了人类文明的巅峰。在从此往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他们的故事和作品不断被提起、被诉说。在俩人生前未曾圆满的道路上,后者继续着他们的传说。

这是他们生后的喜剧。

梵·高生前最后的作品之一 《开花的扁桃树枝,1890年》,绚烂的花朵孤傲地绽放,最终覆没凋谢才能换得丰硕的果实。

尼采说:

我还知道一件事:我现在站在我的最后的山峰之前,这是我逗留最久的山峰。啊,我必须登上我的最艰难的道路!啊,我开始了我的最孤寂的漂泊!

时空浩渺,人海苍茫,尼采和梵·高从未相遇相知。也许,他们曾幻想过:在这个嘈杂世界的某个角落,可能有一个命运和自己相似的人,同样忍受着孤独的煎熬,带领着世人走在人类文明的最前端。这样想来,自己也就不那么孤单了。

19世纪末,人类文明的夜空中冉冉升起两颗耀眼的明星,一颗在那头,一颗在这头,不断散发出智慧和美的光芒,照耀着世间行人前行的道路。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2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