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

王充(27年—約97年[1][2]),字仲任會稽上虞人,東漢士人。著有《譏俗節義》、《政務》、《論衡》、《養性書》等書。但只有《論衡》保存下來。近人黃暉撰《論衡校釋》30卷,是較為通行的版本。後漢三賢之一(與王符仲長統齊名)[3]

生平

由於史料缺乏,王充的生平還存在諸多爭議。例如:鄉里稱孝問題、師事班彪問題、謝夷吾上書推薦王充才學問題等等。根據《後漢書·王充傳》與《論衡·自紀》,比較可靠的是:王充是會稽上虞人,祖先原籍魏郡元城(與王莽同籍)。年輕時來到洛陽太學學習,拜班彪為師,曾親眼目睹漢朝皇帝前往辟雍,同時王充寫下《六儒論》[4]。做過縣掾功曹等職位,但可能常與長官不合,而屢次辭官(「仕數不耦」)。因官場不遇,故退而勤於著述,抒寫懷抱(「徒著書自紀」)。晚年又任州治中和從事,後來可能因為老病而辭職回家。同郡友人謝夷吾向朝廷推薦王充,漢章帝下令用公車徵召,王充因生病未能成行。

王充墓

七十歲左右,王充有感於年老衰病,著《養性書》一書,為的是追求養生延年[5]。《論衡》一書,由青年寫到老年,應是他一生心血所聚。王充最終在家去世。上虞烏石山(今上虞章鎮濱筧槍山)有王充墓。

著作

《論衡》一書的精神在「疾虛妄」(〈佚文〉)。疾虛妄,疾的是「起眾書並失實,虛妄之言勝真美也」(〈對作〉)。漢朝是個讖緯符籙盛行的朝代,王充由於看到了世傳儒書充斥著荒謬,民間言談充斥著迷信,像《淮南子》就記載共工怒觸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維絕;時十日並出,堯上射九日等荒誕的故事。而這等書籍傳說,在民間可謂比比皆是。所以王充感到「心濆涌,筆手擾,安能不論?」而論述的方法則是:「論則考之以心,效之以事,浮虛之事,輒立證驗。」(〈對作〉)所以,《論衡》一書的方法可說是講求理性邏輯思辨以檢驗的方法。〈薄葬〉篇說:「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空言虛語,雖得道心,人猶不信。」他接著又說:「唯聖心賢意,方比物類,為能實之。」所以,不但考之以心,考的還要是聖心賢意;效之以事。和西方或者講實驗、或者講上帝的觀點相比,王充繼承了中國文化中這種源遠流長的先進的方法論。強調了實踐檢驗,而不只是實驗檢驗。強調了類推類比,通過類推、類比等方法比單純的實驗能更有效的找到能符合實踐的答案。

評價

王充是個極富爭議的人物,歷來評價兩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貶重於褒,認為:「其言多激……,露才揚己,好為物先,……然大抵訂偽砭俗,中理者多,亦殊有裨於風教。」但最終認為《論衡》只是個談助之書。章炳麟《檢論》則褒重於貶,認為王充:「作為《論衡》,趣以正虛妄,審鄉背,懷疑之論,分析百耑,有所發擿,不避上聖,漢得一人焉,足以振恥,至於今亦尟有能逮者也。」但也說他:「然善為鋒芒摧陷,而無樞要足以持守,惟內心之不光熲,故言辯而無繼。」二十世紀後半以來,由於王充的批判性文風與唯物色彩特別受到青睞,正面的評價幾已呈一面倒的局勢。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閱讀此作者作品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後漢書·卷49》,出自范曄後漢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後漢三賢贊三首

註釋

  1. ^ 《論衡·自紀篇》:建武三年,充生。
  2. ^ 《後漢書·卷四十九·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年漸七十,志力衰耗,乃造《養性書》十六篇,裁節嗜欲,頤神自守。永元中,病卒於家。
  3. ^
  4. ^ 《後漢書》卷49注引袁山松《後漢書》:充幼聰朗。詣太學,觀天子臨辟雍,作六儒論。
  5. ^ 《後漢書》卷49:充少孤,鄉里稱孝。後到京師,受業太學,師事扶風班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後歸鄉里,屏居教授。仕郡為功曹,以數諫爭不合去.....刺史董勤辟為從事,轉治中,自免還家。友人同郡謝夷吾上書薦充才學,肅宗特詔公車徵,病不行。年漸七十,志力衰耗,乃造養性書十六篇,裁節嗜欲,頤神自守。永元中,病卒於家。

參考

  • 後漢書》·卷四十九 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
  • 黃暉,《論衡校釋》,中華書局。
  • 《上虞縣志》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