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

王充(27年—约97年[1][2]),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东汉士人。著有《讥俗节义》、《政务》、《论衡》、《养性书》等书。但只有《论衡》保存下来。近人黄晖撰《论衡校释》30卷,是较为通行的版本。后汉三贤之一(与王符仲长统齐名)[3]

生平

由于史料缺乏,王充的生平还存在诸多争议。例如:乡里称孝问题、师事班彪问题、谢夷吾上书推荐王充才学问题等等。根据《后汉书·王充传》与《论衡·自纪》,比较可靠的是:王充是会稽上虞人,祖先原籍魏郡元城(与王莽同籍)。年轻时来到洛阳太学学习,拜班彪为师,曾亲眼目睹汉朝皇帝前往辟雍,同时王充写下《六儒论》[4]。做过县掾功曹等职位,但可能常与长官不合,而屡次辞官(“仕数不耦”)。因官场不遇,故退而勤于著述,抒写怀抱(“徒著书自纪”)。晚年又任州治中和从事,后来可能因为老病而辞职回家。同郡友人谢夷吾向朝廷推荐王充,汉章帝下令用公车征召,王充因生病未能成行。

王充墓

七十岁左右,王充有感于年老衰病,著《养性书》一书,为的是追求养生延年[5]。《论衡》一书,由青年写到老年,应是他一生心血所聚。王充最终在家去世。上虞乌石山(今上虞章镇滨笕枪山)有王充墓。

著作

《论衡》一书的精神在“疾虚妄”(〈佚文〉)。疾虚妄,疾的是“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对作〉)。汉朝是个谶纬符箓盛行的朝代,王充由于看到了世传儒书充斥着荒谬,民间言谈充斥着迷信,像《淮南子》就记载共工怒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时十日并出,尧上射九日等荒诞的故事。而这等书籍传说,在民间可谓比比皆是。所以王充感到“心𣸣涌,笔手扰,安能不论?”而论述的方法则是:“论则考之以心,效之以事,浮虚之事,辄立证验。”(〈对作〉)所以,《论衡》一书的方法可说是讲求理性逻辑思辨以检验的方法。〈薄葬〉篇说:“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犹不信。”他接着又说:“唯圣心贤意,方比物类,为能实之。”所以,不但考之以心,考的还要是圣心贤意;效之以事。和西方或者讲实验、或者讲上帝的观点相比,王充继承了中国文化中这种源远流长的先进的方法论。强调了实践检验,而不只是实验检验。强调了类推类比,通过类推、类比等方法比单纯的实验能更有效的找到能符合实践的答案。

评价

王充是个极富争议的人物,历来评价两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贬重于褒,认为:“其言多激……,露才扬己,好为物先,……然大抵订伪砭俗,中理者多,亦殊有裨于风教。”但最终认为《论衡》只是个谈助之书。章炳麟《检论》则褒重于贬,认为王充:“作为《论衡》,趣以正虚妄,审乡背,怀疑之论,分析百耑,有所发擿,不避上圣,汉得一人焉,足以振耻,至于今亦鲜有能逮者也。”但也说他:“然善为锋芒摧陷,而无枢要足以持守,惟内心之不光颎,故言辩而无继。”二十世纪后半以来,由于王充的批判性文风与唯物色彩特别受到青睐,正面的评价几已呈一面倒的局势。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后汉书·卷49》,出自范晔后汉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后汉三贤赞三首

注释

  1. ^ 《论衡·自纪篇》:建武三年,充生。
  2. ^ 《后汉书·卷四十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年渐七十,志力衰耗,乃造《养性书》十六篇,裁节嗜欲,颐神自守。永元中,病卒于家。
  3. ^
  4. ^ 《后汉书》卷49注引袁山松《后汉书》:充幼聪朗。诣太学,观天子临辟雍,作六儒论。
  5. ^ 《后汉书》卷49: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仕郡为功曹,以数谏争不合去.....刺史董勤辟为从事,转治中,自免还家。友人同郡谢夷吾上书荐充才学,肃宗特诏公车征,病不行。年渐七十,志力衰耗,乃造养性书十六篇,裁节嗜欲,颐神自守。永元中,病卒于家。

参考

  • 后汉书》·卷四十九 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 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
  • 《上虞县志》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