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素有“衣冠之国”的美称,服饰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美学意蕴,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十二章纹图案突出地体现了这些特征。
十二章,又称“十二文章”,是汉字文化圈古代贵族礼服上的十二种纹饰,分别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纹的起源可追溯到史前时期,到了周代正式确立,成为历代帝王的服章制度,一直沿用到袁世凯复辟帝制为止。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徽也是依照十二章纹设计的。
明神宗十二章冕服像
服饰图案与自然中的日月星辰、山水花鸟、原始图腾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殊的“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和美学思想。
十二章纹图案的具体内容
天子的冕服是玄衣纁裳,用十二章纹。玄衣,就是用黑色衣料做成的上衣;纁裳是用红色衣料做成的下裳。上衣纹样是绘出来的,下裳纹样是绣出来的。对于十二章纹《尚书·益稷》有专门的解释,依次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关于十二章纹的意义,宋人蔡沈在《注尚书》中解释说:“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也;山,取其镇也;龙,取其变也;华虫,雉,取其文也;宗彝,虎蜼,取其孝也;藻,水草,取其洁也;火,取其明也;粉米,白米,取其养也;黼,若斧形,取其断也;黻,为两己相背,取其辨也。”十二章纹的设计是非常用心的,每一个图案都代表着深刻而深厚的政治与文化寓意。
从周代以来,各代帝王在最隆重的场合和祭祀仪式上,都要穿有十二章纹图案的冕服。帝王以下公卿的冕服根据官位的不同而变化。如果冕用九旒,衣裳则用七章;冕用七旒,衣裳便用五章,依此类推。在古代,诸侯、卿大夫若与天子一起参加大型祭祀活动,公卿服饰要比天子服饰降一级使用,天子衣裳用十二章纹,公卿衣裳则用九章纹,侯、伯分别用七章纹、五章纹,以下再递减。这就是祭祀时衣冠服饰制度的具体规定。除了庄严的祭祀活动以外,朝廷还不断有上朝、田猎、吊唁、出兵等活动,都得穿着规定的冕服,所以祭服、朝服、田猎服、凶服、兵服等在不同的场合,都有不同的穿着规定。
中国古代服装突出而鲜明地体现着统治者的政治意图和宗法观念。
十二章纹最早产生于西周时代,更早的可以推到三皇五帝时代,也有资料显示,章服制度真正确立的时间是在东汉永平年间。永平二年(公元59年),朝廷规定:“天子、三公、九卿……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衣裳玄上纁下,乘舆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以下)九章,九卿用华虫(以下)七章,皆备五采……”(《后汉书·舆服下》)从此以后,历代帝王都相继仿用。
十二章纹和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关系密切,《尚书·益稷》也有相应的记载:“(舜)帝曰:‘臣作朕股耾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根据这些有文字记载的史料,“天子衮服十二章”便是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但是,根据《周礼·明堂住》的记载,“有虞氏服韍(黻),夏后氏山,周龙章”,可以推断,在冕服十二章纹形成之前,各部族已经用不同的图案标示自己的部落身份了,十二章纹是后人将它们汇集起来,形成了中华民族统一的服装符号。服饰图案与自然景象中的天地万物相联系,表明了中华先民认识世界是建立在“天人合一”、对自然尊崇、模仿的思想意识基础上的。
陈茂同在《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中说,“在伏羲、黄帝、尧舜时代……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人们刚刚摆脱兽皮裹身的生活习俗,衣冠服饰尚未完备,在这种情况下,要制定出一套服制体系,似乎不大可能”。他还说:“根据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的初步建立,大约在夏商以后,到周代才逐步完善。从《诗经》、《周礼》记载来看,周朝不仅有服饰制度,而且还专门设立‘司服’一职,掌管服制的实施,安排统治者的穿着,自天子以至卿士,服制各有等差。到了周代后期,春秋战国之交,奴隶制度日趋崩溃,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冠服制度被纳入‘礼治’的范畴,成了礼仪的一种表现形式。”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在周代就已经被“礼规”所约束,到了汉代,特别是在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西汉政府对百官服饰的样式和色彩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也对民间服饰也做出明确限定。在当时,百姓只能穿着本色的麻布衣,而不得使用其他色彩的服饰。到了唐代,服饰制度进一步发展,《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则天天授二年二月朝,集使刺史赐绣袍,各于背上绣八字铭……延载元年五月,则天内出绯紫单罗铭襟背衫,赐文武三品以上。左右监门卫将军等饰以对师(狮)子,左右卫饰以麒麟,左右武卫饰以对虎,左右豹韬卫饰以豹,左右鹰扬卫饰以鹰,左右玉钤卫饰以对鹘,左右金吾卫饰以对豸,诸王饰以盘龙及鹿,宰相饰以凤池,尚书饰以对雁。”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说,它既是对自然与人的对应模仿,又体现了思维的二元性法则,以祥瑞的珍禽对应文官,这时儒雅智慧的象征;以威猛的兽类图像对应武官,这是力量和气势的象征。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服装上也得到了恰切的彰显。
在服装上或画、或绘、或绣吉祥图案,把珍禽异兽这些祥瑞、灵智、威猛、雄健的形象生动鲜活地再现于服饰之上,从图腾展示到文化与审美的寄托,其意义是无比丰富和深邃的,是人类服装史上的奇迹,给整个人类文化留下了无价的珍贵遗产。
中华文化显著的特征就是崇尚天人和谐,古代服装中十二种纹样的创造,充分表明了上述的文化特征和审美价值观。“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着合理性——一种在‘历史中’必然性的合理性。”十二章纹各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无不把人和自然紧密和谐地维系在一起。
关于十二章纹的象征意义,前文已经阐述了蔡沈的阐释,而早在隋代一个叫顾彪的学者在《尚书疏》中也有不同的解释:“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能兴雷雨,龙取其变化无方(无边),华取其文章,雉取其耿介,藻取其有文,火取其炎上,粉取其白,米取其能养,黼取其能断,黻取善恶相背。”宋代另一位学者聂学义在《三礼图》中则认为:“以日月星辰画于旌旗,昭其明也;……龙能变化,取其神;山取其所仰也;火取其明也;宗彝,虎,取其乎猛;雉取其智,遇雨以尾塞鼻,是其智也;藻水草也,取其文,如华虫之义;粉米取其洁,又取其养人也;黼,诸文亦作斧,取其金斧断割之义也;青与黑为黻,形则两己相背,取臣民背恶向善,亦取君臣离合之义。”
服饰中的十二章纹同样具有载道的文化意蕴和美学张力,日月星辰,将自然中的三光放在首位,既取其照耀之意,又以天为至高无上,万民所仰视,万物所依赖;以山象征庞大、厚重、稳固之力,和中华文化中把泰山作为崇高的象征意象是一致的,也是象征王者的崇高;龙是神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众象归一的图腾,它是取蛇、飞鸟等游弋飞翔统一能力于一身的想象物,同时又蕴涵着不可捉摸,取其应变自如的意义,暗含王者神通无比之义。皇帝为人臣之极,总是以龙自比。以“龙”为题材的图案是一种吉祥图案,在我国流传已久。“龙”作为上天的象征,集合了中华民族集体的智慧,迎合了帝王神化自己的要求,成为皇权的象征。华虫(雉),是最有文采的珍禽,其美丽迷人的羽毛象征着自然中最美好最耀眼的色彩,也是最华丽的装饰物,用此表示王者有文章之德,取的是古文中文胜质的含义;宗彝是古代祭祀的一种器物,通常是一对,绣虎纹和譐纹,象征君臣有忠、孝的美德,也表示有深浅之知、威猛之德;藻象征君臣的品德应该是冰清玉洁;火,象征积极向上,勇于进取,君臣们处理政务应该像火一样光明磊落,火焰向上,也含有率士庶群黎归向上命之义;粉米是以白米,直义象征国家无私地给养人民,安邦治国,重视农桑;黼为斧形,象征君臣做事果敢、善于决断;黻作两已相背,象征明辨是非、善恶分明,而且还能够知错就改的品德。总之,十二章纹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象征皇帝是天地间的主宰者,其权力像天地一样伟大而且永恒,万物蕴涵乘载于其中:又仿佛日月星辰一样光芒万丈,四面八方皆处于其照临之内。
从西周直到明清时代,历代制定的舆服制度,从统治者到诸臣百官的服饰纹样色彩各有等差。《周礼》规定:“黄帝冕服,玄(黑)衣、赤(红)裳,用十二章,从公爵起视帝服降一等用之。”《尚书大全》中记载十二章纹的色彩是:“山龙纯青,华虫纯黄作会,宗彝纯黑,藻纯白,火纯赤。”另外,统治者祭天时服色要用青,祭祖时服色要用玄,祭桑时服色要用绿。“秦汉以来服色转变,令唯朝廷五服用彩”,封建社会中期以后,规定愈加明确详细,如唐代始以袍服颜色区分官员等级,除皇帝可以穿黄色衣服外,“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贞观四年规定二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宋·舆服志》关于文武官员服饰颜色的规定是:“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绯,五品浅绯。”而黄色自隋朝开始则逐渐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据《清史稿》记载:“龙袍,色用明黄。领、袖俱石青,片金缘。绣文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
《明史·舆服志》记载:“自黄、虞以来,元农、黄裳为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其序自上而下为衣之六章。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其序自下而上为裳之六章。”永乐三年大明朝廷规定:“元衣八章,日、月、龙在肩,星辰、山在背,火、华虫、宗彝在袖……”。
明清时期的龙袍,团龙居中,为正面造型。《旧五代史·选举志》早有规定:“务在酌中,以为定制。”所以清代补服为对襟式,宁将补子一分为二,也不能移动位置于偏左或偏右,以显示“中庸”、“方正”、“和谐”等审美理念,这是儒家哲学思想所倡导的社会正统观念的美学体现。凡双数、对应图案多采用对称式,比如十二章纹中的龙与华虫、藻与粉米,黼与黻等,就有明显或含糊的对应关系。有些朝代规定,上衣绘前六种图案,下裳绣后六种图案,这是遵循了典型的形式美中对称和呼应的法则。
十二章纹图案在有限的服装空间中,几乎涵盖了自然万象的完整美学意念,所以它的丰富性和浓缩性特征是极为突出的,十二章纹图案的艺术性特征也正是其美学性特征的体现。
十二章纹图案的具体内容毕竟来自于天地自然,是对活生生的绚丽无比的自然景观的模仿,所以获得了强烈的美学意义,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服饰所不具备的,显示了独特的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
(图文改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