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灵踪塔传奇

汶上,古称中都,孔子曾在此任中都宰。在汶上县城西北隅宝相寺内坐落着一座千年古塔,因宝相寺而得名宝相寺塔,又名太子灵踪塔。宝相寺初建于北魏,唐名昭空寺,宋改宝相寺。此塔始建于北宋年间(公元1112年),塔高45.5米,为砖砌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建筑。塔顶呈葫芦莲花形,底层东、西、南三面各砌有佛龛。

整个塔刹呈葫芦型,是由黄土烧制而成的,外面施黄色釉质,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所以民间俗称黄金塔。佛牙舍利就要从这座宝相寺塔说起,而汶上当地还有一段有关佛塔的传奇。

太子灵踪塔,by枫行天下

1993年8月23日,山东省汶上县宝相寺的西北上空,云气缭绕,突然出现了楼阁殿宇,门窗隐约可见,持续时间长达十多分钟,景象格外引人注目,一段海市蜃楼奇观出现在世人面前,在汶上出现海市蜃楼实属罕见,这让古老的宝相寺塔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1994年3月9日,文化遗产保护人员在修葺太子灵踪塔时,竟意外发现了通往塔宫的隐门。1994年3月15日,经考古人员一系列探勘发掘打开了用青砖,糯米和白石灰混合砌垒成的隐门。而隐门后是隐藏近千年的甬道,长3.39米,宽0.97米,高1.65米,进甬道便可看到佛龛,据参加挖掘的县文物馆董文华馆长介绍,当时檀香扑鼻,金光闪烁,佛龛上方摆放着一石匣。打开石匣内有金棺,金棺放在银制棺架上,金棺前有银制水月观音菩萨一尊,上面覆盖黄绫和108颗水晶摩尼珠,内有檀香木盒,盒内有佛牙一枚,舍利子936颗。

宫室南壁、四壁各有墨书题字,石匣上刻有铭文,此为瘗藏佛教圣物的时间和人证。

塔宫南壁上刻有:“任城左荣义,荣士,中都束德儒,同迎佛牙归葬,时政和二年三月十五日”。

由此判断佛牙舍利入塔时是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三月十五(农历),出土时间为一九九四年三月十五日(阳历),与瘗藏时隔整整882年,巧合的是佛牙归葬与出土时间恰好是两种历法的同一天,应了佛教上说的“阴进阳出”。是因缘巧合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让人产生无限联想。尘封千年的地宫被打开,佛教圣物佛牙舍利重现于世,世人被这个重大的发现震惊了。

地宫石匣铭文:

郓州中都县郭内赵世昌,先于熙宁六年(公年1073年)二月二十三日躬诣京师,于嘉王宫亲事官孙政处求得佛牙一肢、舍利数百颗。今以自备及有施主将到者,以金为棺、以银为椁、以石为匣,非不勤意也。是以葬于当县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之塔。时大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二月二十八日刻记于此。

纠首赵世昌,妻王氏,前妻李氏男进士中、妻程氏,女大娘出适进士张玮,次女三娘,孙男希伟。

石匣铭文

显世的圣物除了有佛牙一枚和佛舍利936颗,还有石匣、金棺、银椁、捧真身菩萨、水晶净水瓶、水晶牟尼串珠等,均为国家一级文物。特别是双膝跪拜式铁胎泥彩菩萨,举世无双,珍稀无比;出土的舍利达936颗,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史无前例的;更为重大的发现是被金棺、银椁供养的佛牙。

汶上宝相寺佛牙

佛经记载:佛牙是释迦牟尼佛荼毗后的牙齿舍利。《大般涅架经后分》记载:世尊荼毗,以大悲力故,碎金刚体成末舍利,唯留四牙不可沮坏。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佛有四牙舍利,一在天帝释处,一在犍陀罗国,一在羯陵伽国,一在阿罗摩邑海龙王宫。

唐天宝十年,即公元751年,唐玄宗派内侍省宦官张韬光出使西域,并于天宝十二年到达犍陀罗王城(今天的克什米尔地区)。张韬光的部将车奉朝因病滞留天竺。车奉朝病愈后,投在国师舍利越摩门下出家,在古印度游历近40载,并在60多岁时携带经书、佛牙和舍利等佛教无上至宝,历尽千辛万苦,于公元790年回到唐朝。他把带回的经书翻译成汉语,连同佛牙和舍利一起献给皇帝唐德宗。唐德宗对他大为赞赏,授予他壮武将军兼试太常卿的爵位以示荣耀,让他住持长安城的章敬寺,并亲自赐法名曰悟空,据推测正是齐天大圣的原型。

后人将他带回来的佛牙叫“悟空佛牙”。悟空归国四年后,佛牙由皇宫移入长安城西南部大庄严寺的佛牙宝塔供奉。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城,皇帝唐僖宗带着这颗佛牙逃到四川。直到五代后唐时,即公元927年,蜀守孟知祥把佛牙送到洛阳,为皇帝唐明宗祝贺生日。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西京左右街僧录可肇等赍佛牙至阙,宣付汴京收掌,即把佛牙送到当时的京师开封,献给皇帝石敬瑭。石敬瑭把佛牙隐藏于宫中,秘而不宣。

据宋朝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熙宁年间,他作为察访使路过咸平县,并在当地的寺院里见到了一颗神奇的佛牙。后来,沈括把的所见报告了王安石。王安石在惊异之余,便有意要拜瞻这颗神奇的佛牙。咸平知县刘定闻讯后,急忙携佛牙舍利赶往东府向王安石进献,并告诉王安石:这颗佛牙就是唐朝和尚悟空从天竺国求来的那颗。王安石惊叹之余,就在佛牙中部用小楷墨书题写了“东府”两字。后来,王安石又把佛牙送给了神宗皇帝的幼弟、嘉王赵頵。

公元1073年,北宋皇室的王公贵族赵世昌又将“悟空佛牙”从京师嘉王宫请到古中都汶上。赵世昌在与宝相寺的永实、永坚等僧人聊天时,谈起自己的堂弟、嘉王赵頵有一颗佛牙。众僧闻知,都极仰慕,说:“如今宝相寺田园、山林众多,寺院经济富裕。侯爷若能把佛牙请来,众僧愿倾其所有,在宝相寺起塔供奉。”于是,赵世昌就去向堂弟求取佛牙舍利。嘉王当即答应,还亲自安排亲事官孙政到嘉王宫的佛牙阁迎取。赵世昌随后将佛牙舍利带回了宝相寺,众僧无不感动,附近的善男信女也纷纷赶到宝相寺瞻礼膜拜。

汶上宝相寺原名昭空寺,初创于北魏,唐时扩充,北宋重修改今名。汶上太子灵踪塔建于熙宁六年至政和二年,系典型佛牙塔形制。1938年,日本军国主义炮轰汶上宝相寺,千年古刹夷为平地;1947年解放军攻城,重创宝塔。1958年,寺院内北魏“太和三年(公元479年)”造万斤精铁大钟被砸烂炼钢;文革初期,塔基台栏楯被盗挖破坏;七十年代初,裸露的塔基清理后用水泥裙保护起来,地宫宝藏幸运躲过了那个疯狂年代。

1994年6月8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佛学家周绍良先生,受中国佛教协会委托,到汶上县观瞻了佛牙舍利和出土的佛教文物,作了客观评定:这批文物是至高无上的佛教圣物。他讲了三条依据:一是十三级佛塔是佛塔建造的最高品位,只有安葬佛祖的灵骨舍利才能建十三级;二是安葬的规格也属最高等级,也只有安葬佛祖的灵骨才用石匣、金棺、银椁;三是石匣棺头有跪拜式铁胎泥塑菩萨。这尊菩萨造像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珍罕无比。

周先生说:“自有佛菩萨造像的历史以来,菩萨有立式、跏趺式、坐式等多种姿势,但未见过跪姿菩萨,经典上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因此,这尊菩萨可说是举世无双,珍罕无比。……菩萨所跪拜的应该是佛,这就使人十分明白了,以此更可以看出所葬之物的尊贵地位。这种肖像,只有在供养佛牙舍利时才有。此像在法门寺是左屈右跪姿,这个是双膝跪拜姿势,佛教界称这个像是“捧真身菩萨”,他是跪在佛前,意思是双手捧着装在盒子里的佛牙。这批圣物是按正式的、规矩的规格来埋葬的,完全符合佛牙舍利的葬礼。”

铁胎泥彩塑跪捧真身菩萨 :这尊铁胎泥塑菩萨,原施彩釉。通高50厘米,底座直径20厘米。菩萨发髻高束,躯体微躬,身着天衣,双手于胸前张开平伸,呈恭捧状,双膝跪于较高的莲台上。

作为佛舍利,解放后第一次发现是在法门寺,第二次发现就是在宝相寺。汶上是继法门寺发现佛指舍利之后又一次重大发现。佛牙舍利在佛教界是至高无上的圣物,在文物界是稀世珍宝。佛舍利一次发掘数百颗,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史无前例的。

这一重大发现进一步明确了宝相寺塔的来历及建造年代。从汶上现存北魏铜鎏金佛造像、东魏石刻弥勒造像、北齐文殊般若碑和水牛山摩崖斗字刻石等大量佛教遗存判断,汶上宝相寺初建应在南北朝时期,已有一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汶上宝相寺唐时名昭空寺,宋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重建昭空寺时易名汶上宝相寺。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封禅泰山,归途经曲阜、过中都,真宗住跸汶上宝相寺,在北宋时期是著名的皇家寺院。寺内的汶上太子灵踪塔建于熙宁六年至政和二年(公元1073-1112年),是由京师赐紫僧知柔和主管佛教的副功德僧云太亲自监造、仿照京师开宝寺灵感塔(今开封铁塔)建造的一座典型的皇家佛牙塔(宋真宗尝迎“道宣佛牙”至开宝寺灵感塔供奉),符合《大般涅槃经后分·遗教品第一》的记载:

佛告阿难:佛般涅槃,荼毗既讫,一切四众收取舍利,置七宝瓶。当于拘尸那伽城内四衢道中起七宝塔,高十三层,上有相轮,一切妙宝间杂庄严,一切世间众妙华幡,而严饰之。四边栏楯,七宝合成,一切装校,靡不周遍。其塔四面,面开一门,层层间次,窗牖相当,安置宝瓶如来舍利,天人四众,瞻仰供养。

汶上太子灵踪塔地宫墙壁上墨书题记:“政和二年三月十五日送葬佛牙舍利”。佛牙下葬之时正逢道君皇帝(徽宗)崇道灭佛:诏令天下“寺院”改称“宫观”;释迦牟尼佛改称“大觉金仙”;大相国寺供奉的神圣“道宣佛牙”流放大海……在这样的形势下,赵世昌求得的悟空佛牙只能秘密埋葬,显得法事匆匆。佛牙入葬十五年后,金灭北宋,改中都为汶上,至今整整八百年。

关于佛牙的形制,不少唐宋史料记录了作者亲自观察的结果,有其长“寸余”、“余一寸”和“寸半”等。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佛牙伽蓝》中记载“佛牙长可寸半,其色黄白,或至斋日,时放光明”; 《册府元龟》记后唐蜀守孟知祥所献佛牙“长一寸六分”;日本僧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载佛牙“长一寸三分,广六分,厚四分”等等。按唐宋度制与公制换算: 1寸=10分≈3.1厘米。汶上宝相寺发现的佛牙长约五点五厘米、直径约三点三厘米,色黄白、璞玉泽、质如腊,具有三只牙根。经鉴定,系两千五百年前人类牙化石,位右上颌第二磨牙。从连续不断的地域流转,从佛牙的形状、质地、色泽和尺寸上都与史籍记载的释迦牟尼佛牙相吻合,确系佛祖真身牙舍利,是佛家至高无上的圣物。

汶上佛牙流传有序,历历可考:唐僧悟空从犍陀罗王城带回长安,先进入皇宫,后供奉在大庄严寺佛牙宝塔;唐僖宗携至成都;五代后唐至洛阳;后晋由洛阳到开封;北宋仁宗朝曹皇后瘗藏于咸平县洪福院;沈括过咸平再次发现,执政官王安石取入东府,神宗诏留大相国寺建木塔封藏,辗转流入嘉王宫;宗室洋州侯赵世昌求来中都县,建造汶上汶上太子灵踪塔;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三月十五日瘗葬。公元1994年3月15日佛牙出土——冥冥中应验了“阴进阳出”的佛家说法。

2008年4月20日,农历的三月十五,当天夜间19时左右,淅淅沥沥的小雨转为蒙蒙细雨,太子灵踪塔突现”佛塔蜃景”奇观。

2009年农历三月初七上午10:00到13:15左右,太子灵踪塔再现奇异佛光。11时许天空出现一道白色的闪光,几秒钟之后,又闪烁出耀眼的光芒,接着云层中骤然幻化出七色光环,中央虚明如镜,堪称“宝相佛光”。

2005年太子灵踪塔佛光

2018年6月22日上午11时,汶上宝相寺上空再现神奇佛光瑞象,佛光普照大地,持续了1个多小时。

2018年6月22日上午11时,汶上宝相寺上空再现神奇佛光瑞象

2019年3月21日(农历二月十五)恰逢释迦牟尼佛涅槃日,宝相寺上空再现神奇佛光瑞象!

2019年3月21日(农历二月十五)恰逢释迦牟尼佛涅槃日,宝相寺上空再现神奇佛光瑞象!

太子灵踪塔历年塔顶显现的佛光照片

图片来源:大宝相寺

5/5 - (1 vote)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4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