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学离散史:西南交大身在成都心系“唐山”

核心提示:西南交大民国风情的峨眉校区南大门,正面为校名“交通大学”,背面则上书“唐山路矿学堂”字样。其实不只是校徽上带着“唐山”两个字,就连西南交通大学的校歌,开篇第一句,唱的就是唐山:翳唐山,灵秀钟;我学院,声誉隆。西南交大身在成都,为何心系“唐山”?

在中国高校历史,百年名校并不罕见。不过有一所百年院校,办学历史却历经坎坷。学校由清政府光绪帝御笔朱批批准筹建,始建于渤海之滨历经数次变迁,如今屹立在巴山蜀水。学校自建校至今跨越三个世纪,期间数次更名,曾经威名赫赫,号称”东方康奈尔“。这就是我们今天关注的主角—西南交通大学。我们接下来深扒这所百年名校的前世今生,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西南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特色985工程”“2011协同创新计划”重点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学,座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

学校创建于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学府,是中国土木工程、矿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学校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誉中外,素有“东方康奈尔”之美誉。在百年办学历史中,学校数次搬迁几经更名。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学校办学主体迁至成都至今。学校现有九里、犀浦、峨眉三个校区,形成“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

西南交通大学其实不只是校徽上带着“唐山”两个字,就连西南交通大学的校歌,开篇第一句,唱的就是唐山:

翳唐山,灵秀钟;我学院,声誉隆。

还有西南交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民国风情的峨眉校区南大门,都是由唐山市政府捐资修建的,正面为校名“交通大学”,背面则上书“唐山路矿学堂”字样。

 

 

这就奇怪了,这西南交通大学明明是在四川成都吗,为什么跟千里之外的河北唐山,渊源如此深厚?话还要从一百多年前说起——

光绪帝御笔朱批——西南交大出生证

西南交通大学历史悠久,最早在1896年,著名实业家盛宣怀在上海、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在山海关,同时创设了两家新式学堂。上海这一家,称为“南洋公学”;山海关的这一家,就称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创始人之一吴调卿,以津榆铁路总局总办的身份兼任铁路学堂第一任总办(校长)。这两所学堂,和后来的北京铁路传习所,共同构成日后“交通大学”的历史源头。

山海关的铁路官学堂,在当年11月就开始招生。1896年11月20日,北洋铁路总局在上海《申报》《新闻报》等报刊上刊登《铁路学堂告白》《铁路学堂章程》,向外界宣告北洋山海关铁路官学堂的建立。学堂原计划招收头两班学生40名,未能招满。为争取时间,路局与设在天津的北洋大学堂(北洋大学前身)商定,暂借该校校舍上课,同时北洋大学堂的教师、图书、仪器可资借用。1897年3月,铁路学堂开学上课。当时学校的英文名字就叫做“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就是“中华帝国铁道学院”的意思,是中国最早的铁道专门学校。

1897年11月22日,学校迁至山海关。

学堂创立伊始大量采用欧美大学原版教材,重金聘用英籍教师,以口授、笔记为主要教学形式。1900年第一届学生毕业,(第一届招生37名 仅有17名毕业 ),该届毕业生是中国最早培养的土木工程学科专门人才。北洋铁路学堂后迁唐山改为唐山路矿学堂,学校迎来了大的发展时期。一时之间,唐山路矿学堂成为志在报国的有志青年的首选学府。

长话短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6月17日,八国联军占领大沽炮台,学校学生和中外教习为逃避战乱纷纷离去。9月30日,英、俄联军侵占山海关,学堂校舍为沙俄军队侵占,师生离散,铁路学堂在山海关办学的历史就此中断。学堂也办不下去了,1900年至1905年被迫停办5年。

1905年,山海关铁路学堂正式迁到唐山,最初定名为唐山路矿学堂,后称”唐山铁路学堂”。1912年大清朝换成了民国,这全国所有的铁路专业学堂,就统归北洋政府的交通部直辖,学校更名为交通部唐山铁路学校。

唐山交大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时期迎来了辉煌。1916年,学校在全国高校成绩评比之中荣获全国高校第一名。这次评比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官方进行的教育评估,反映了唐山交大在教育界的尊崇地位。教育部为表彰学校的骄人成就,特别颁发“俟实扬华”金匾以示鼓励,意为“等待(你们)作出成就来弘扬中华”,堪称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块金牌,该匾现仍保存于西南交通大学档案馆!

同样是在1916年,1914届毕业生黄寿恒考入麻省理工学院;另外一名毕业生就是大名鼎鼎的茅以升先生,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在入校之初,康奈尔大学对唐山工学院并不认可。在留美之后,茅先生以无可挑剔的优秀成绩毕业之时,校长当场宣布:“以后凡是唐山交大的学生,享受免试入学的优待”。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茅先生是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世界对中国教育的歧视。从此之后,唐山交大众多学子入读康奈尔大学,被人称为“东方康奈尔”。

交通大学唐山学校时期的大门

到了1921年,在时任交通总长叶恭绰的主持下,将交通部所属的上海、北平、唐山三地的四所学校,来了一个大合并,统一学制,统称为“交通大学”。新合并的大学总办事处设在北京学校,唐山校区则称为“交通大学唐山学校”(如上图所示)。

1928年,蒋介石领导北伐成功,曾有一段时间,上海校区称第一交通大学,唐山校区称第二交通大学,北平校区称第三交通大学。国民政府在南京革故鼎新,增设了铁道部,把南北这几所铁路大学,又合并到了一起,统归铁道部管辖,统称铁道部交通大学,以上海为本部,土木工程学院放在唐山,而交通管理学院则设在北平。

1934年,全国只考取了8个公费留美名额,除清华大学1人之外,其余7人,全部是唐山交大的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可见一斑。

1949年,中央军委铁道部接管国立唐山工学院(即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和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合并从解放区迁来的华北交通学院组建中国交通大学。1950年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令中国交通大学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北方交通大学撤销,两校独立,分别改称唐山铁道学院和北京铁道学院。

在1952年的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中,将采矿、冶金、化工、建筑、水利、通讯等等系科切割分流,学校的土木系水利组、电机系电讯组等系科调往北京铁道学院、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学校仅保留土木、机械、电机、 铁道四系,元气大伤,成为一所铁路专门院校,学校也名副其实,成为了专门的铁道学院,仍归于铁道部直辖。众多唐院著名校友,至此结束了自己引以为傲的唐院人身份。

1964年,出于加强三线建设的考虑,铁道部决定向内地迁建部分高校,停止唐山铁道学院在唐山的校区建设工作,准备迁往四川峨眉。辗转到1971年年底,搬迁工作结束,至此唐院结束了在唐山76年的里程,唐山铁道学院开始了在四川的办学历程。1972年,学校便正式改名为“西南交通大学”,直到如今。

唐山交通大学永久的离开了中国大学中心舞台,开始在巴蜀之地二次创业。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次迁校也让学校幸运的避开唐山大地震,一场足以造成亡校的巨大灾难。

当年在峨眉山脚下的创业时期,条件也确实比较艰苦,因战备需要,新校区建在丘陵地带,日常爬坡上坎那是家常便饭,甚至宿舍和厕所,都是一个在山坡上、一个在山坡下。更不便的是,交通闭塞、通讯困难,去趟成都开会,往返都要花上三四天,最初校内仅有两部长途电话,对外联络基本断绝,学校内部电话也很稀少。曾经有教师突发阑尾炎,因为来不及送县医院,只好由校医在学生宿舍里搭建手术室,进行了紧急治疗。

1986年8月,在四川省的大力支持下,西南交通大学成都校区开始建设,1年后,学校主体就搬迁到了成都。峨眉成为分校,后改为峨眉校区。日后,学校先后入选“211工程”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期间,西南交大在2000年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管理。

后来又在犀浦修建了犀浦校区,所以现在有3个校区,分别在成都和峨眉。

学校自落户巴蜀之地以后,发扬唐山交大精神,艰苦奋斗数十载。如今,西南交通大学已发展成为以工见长的多科性国家重点大学。学校建有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3个国家级科研基地,建立起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最完备的学科体系、人才体系和科研体系。

学校围绕高速铁路、重载铁路、磁浮交通,新型城轨、真空管道超高速等领域大力开展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构建了以世界公认的“沈氏理论”和“翟孙模型”为标志的铁路大系统动力学基础研究体系,科技成果四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在轨道交通领域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励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第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西南交通大学作为唐山交通大学的嫡传,秉承唐山交大的艰苦奋斗精神,发扬唐院的治学严谨学风,努力实现数代唐院人“俟实扬华”的奋斗目标。学校历经变迁,数次更名,培养和造就了以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黄万里等为代表的30余万栋梁英才。西南交通大学如今在巴蜀之地涅盘重生,继续创造着属于唐山交通大学的传奇!

虽然时过境迁,但毕竟曾扎根唐山半个多世纪,故土难忘,唐山与西南交大的渊源,是永远也抹不掉的。

在很多场合,西南交通大学的校名下面,还要加上括号(唐山)二字,这两个字也印在学校校徽的右上角位置。学校的南大门,造型也跟老唐院的大门基本一致。

西南交通大学被迫停办5年,创校以来18次改名(山海关内外路矿学堂、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中国交通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国立唐山工学院、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唐山铁道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等名称),校址搬迁多次(唐山、山海关、湘潭、湘乡、福泉、璧山、峨眉、成都),它曾培养出了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的第一批土木工程学科毕业的大学本科生。

 

时至今日,西南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教育部直属的中国一流大学,在川内甚至整个西南地区都有很高的声誉,特别是该校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在全国位居非第一,材料科学、工程学、等四门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是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及”特色985工程”高校,在2020年的大学排名榜上居四川第3,全国第52名(校友会排名)。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近5K余亩,在校生4.27万余人,现有专任教师2448人,聘请了近50位两院院士及诺贝尔奖获得者担任兼职(名誉)教授,并且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1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拥有九里校区、犀浦校区、峨眉校区三个校区。

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位于成都市金牛区二环路北一段111号,是该校的本部,占地1000余亩,在二环路边边上属于繁华地段,交通自然是方便,南门出来就是地铁7号线的西南交大站和九里堤站。

交通大学校友总会的成员,包括了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台湾交通大学,是为“交大五校”。

西南交通大学简史

堪称中国办学史最坎坷高校

西南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前身是北洋官铁路局创办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1900年,由于八国联军入侵,学堂被迫停办。1905年,学堂在唐山复校,改名为唐山铁路学堂。1906年,增设矿科,更名为山海关内外路矿学堂。1908年,学堂由清政府邮传部直辖,更名为邮传部唐山路矿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政府的邮传部被民国政府交通部取代,学堂归交通部直辖,学校更名为交通部唐山铁路学校。1913年,学校奉教育部、交通部令,更名为唐山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北洋政府交通部组建交通大学,总部设在北京,下设北京、唐山、上海三个学校。我校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学校。1922年,交通部改组交通大学,学校更名为交通部唐山大学。1928年2月,北洋政府交通部指令唐山大学改名唐山交通大学。同年6月,国民政府宣布南北统一,唐山交通大学改称第二交通大学。同年,交通部重组交通大学,总部在上海。本校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同年10月,国民政府设立铁道部,本校暂归铁道部直辖。11月,交通大学移归铁道部后,交通大学改称铁道部交通大学,下设上海本部、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唐山工程学院,学校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1937年“七七事变”后,我校校园被日军占领。在全校师生、校友的努力下,学校于年底在湖南湘潭复校。1938年3月,教育部指令,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暂行并入唐山工程学院。5月,学校迁往湖南湘乡杨家滩。 1938年,武汉沦陷,举校再次被迫西迁。1939年,学校在贵州平越古城(今福泉市)复课。1941年7月,教育部下令将学校校名改为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北平铁道管理学院。由于此校名在校内引起争议,1942年1月,教育部更改前令,组建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下设唐山工程学院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1944年11月,日军攻占贵州独山,学校被迫再次迁校到四川璧山办学。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8月,接教育部令,学校更名为国立唐山工学院,归教育部直辖,迁回唐山原址办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学校由中央军委铁道部接管,组建中国交通大学,本部在北京,下设唐山工学院和北京铁道管理学院,学校更名为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50年8月,学校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我校采矿、冶金、化工、建筑、水利、通讯等系(组)师生调整到外校,我校更名为唐山铁道学院。1964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建设大三线的精神,铁道部决定我校迁至四川峨眉。1972年,学校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总校迁往成都,(峨眉成为分校,后改为校区)。2002年在成都犀浦建设新校区,遂形成今日“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

西南交通大学校史沿革

历史时期 办学地址 学校校名 历史时期 办学地址 学校校名

1905—1906 山海关 山海关内外路矿学堂

1906—1908 唐山 唐山铁路学堂

1908—1912 唐山 邮传部唐山路矿学堂

1912—1913 唐山 交通部唐山铁路学校

1913—1921 唐山 唐山工业专门学校

1921—1922 唐山 交通大学唐山学校

1922—1928 唐山 交通部唐山大学

1928.2—1928.6 唐山 唐山交通大学

1928—1931 唐山 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

1931-1937 唐山 /湖南湘潭/湖南湘乡杨家滩/ 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1937-1946 贵州平越古城/四川璧山 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

1946-1949 唐山 国立唐山工学院

1949-1950 唐山 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1950-1952 唐山 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1952-1972 四川峨眉/唐山 唐山铁道学院

1972- 峨眉/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

唐山交通大学——东方的“康奈尔”

唐山交通大学在唐山走过近70年的辉煌历程,它为唐山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老唐山人难以忘却的文化记忆,一直是唐山人的骄傲。

唐山交通大学是中国土木工程、矿冶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培养了一大批中国铁路、采矿、冶金方面的专家、学者,为中国的现代化、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唐山人对唐山交通大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老唐山人对校园的主要建筑非常熟悉:正门、东讲堂、西讲堂、南讲堂、眷诚斋、明诚堂、图书馆、校友厅、矿冶馆、游泳池、西新宿舍及教授楼、南新宿舍、新华斋、钟楼等,但经过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破坏和30多年的世事变迁,曾经拥有独特魅力的寄托着多少怀念的校园现仅存图书馆地基等遗迹,现在只能通过老照片来了解她往日的芳华。

开滦与唐山交通大学的渊源

开滦与唐山交通大学也有着很深的渊源。1905年5月7日,鉴于铁路建设迅速发展,人才匮乏,督办关内外铁路大臣袁世凯命令关内外铁路局,立即着手筹备恢复山海关铁路官学堂。因为唐山工厂众多,利于学生实习,路局总办亲自前往唐山考察,最后在唐山火车站以西,唐山铁路机器厂以北择定校址,旋即购地192.85亩。时任山海关铁路官学堂的总办(校长)梁如浩等积极筹备建校。开平矿务股份有限公司代理人兼总经理那森积极与梁如浩沟通,谋求联合办学。

经过共同努力,路局与开平公司于1906年5月31日在天津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增开矿科,并确定校名为“唐山路矿学堂”。路局和开平公司按照联合办学协议按比例出资建校。1907年2月12日,建校工程大体竣工,共计建成校舍110余间。除了满足最基本需要的学生宿舍、教学楼、图书馆、食堂、教职工公寓外,还有为专家提供的住所,一个实验室,一个发电所,几间公寓。为了吸引学生,也为了学生锻炼身体,使学生有个强健的体魄,学校建有一个大游泳池。还建立了校医院和配套的医护人员公寓。

1907年2月下旬,学堂正式开学,学生分甲、乙两班上课,这是唐山建校后第一次开学上课。这年7月,清政府设立邮传部,主管“路轮邮电”四政。8月,山海关内外铁路总局改称京奉铁路局,归属邮传部。唐山路矿学堂归邮传部京奉铁路局管辖。

1908年1月11日,邮传部通知京奉铁路局,结束路局总办执掌校务的体制。1月20日,邮传部颁发学堂关防(校印)。学堂脱离京奉铁路局,改由邮传部直辖,校名改为邮传部唐山路矿学堂。从此学堂成为独立开办,面向全国铁路的学校。

唐山铁道学院一直受开滦煤矿采煤的影响,后在甘肃兰州选址谋迁。1958年初建成了部分校舍,成为唐山铁道学院兰州分校。后来为在华北地区保存一所名牌高校,国务院决定该校不迁兰州。

为适应党中央开发建设大西北对铁路运输专门人才的需求,该校报请国务院批准,把兰州分校改为兰州铁道学院。随后,该校的铁道建筑、桥梁与隧道工程内燃机车、铁道车辆、铁建系给排水专业、电气运输系以及北京铁道学院的运输系(一部分)成建制地连同师资、学生、实验设备及图书资料搬迁至兰州。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