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人生的孤寂和清欢

林风眠:人生的孤寂和清欢

林风眠(1900-1992)原名凤鸣,广东梅县人。出身石匠世家,18岁赴上海,1919年与徐悲鸿、张道藩同期赴法国留学。先后在法国、德国学习西画。1924年在巴黎与同学林文铮等组织霍普斯会,并举办中国美术作品展览。1925年回国,任北平国立艺专校长,1927年任国民政府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1928年,创杭州国立艺术院并任校长。抗战时曾一度潜心创作。1945年后,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后复回杭州艺专任教。

1952年退休后居上海,任上海美协副主席等职。文革中遭受迫害,自行将作品交付潘其流撕毁,并化成纸浆倒掉。1972 获释 1977 获淮出国探亲暂寓香港。1979 个展于巴黎塞尔努亚博物馆 ,1986 于东京日本西武集团展出 ,1987 上海文化局举办林风眠从艺七十週年学术研讨会 ,1989 台北历史博物馆举行回顾展 ,中国美协主办林风眠艺术研讨会,并于北京举办林风眠画展 ,1990 再度应邀至东京展出, 1991 台湾文建会授予美术特别贡献奖及文艺奖章, 八月病逝于香港。

早年创作以油画为主,兼画水墨山水、花鸟等,30年代后,致力于变革传统绘画的探索,历经多年,探索出一条中西融合的道路,并吸收了民间瓷绘的意匠。其画多方形构图,线钩色染,水墨淋漓,多画秋骛、白鹤、枫林、睡莲、瓶花、仕女等,别具一格,在现代变革中国画的探索中,他的创造性劳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代表作品有藏于上海画院的《鹭》、《静物》等。受其影响的人很多,如吴冠中、黄永玉等。

人生的清寂与欢欣

林风眠作品特色有四:一是块面与线弦的二重唱。 二是採用方纸构图。三是融合西方绘画光、形、色技法。四是对立和谐的统一。

秋山图

从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

林风眠的学生中最著名的五位: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苏天赐、席德进。他们有活跃在北方与南方者,有在巴黎者,也有一位在台湾。他们的创作都可看出发端于林风眠,后来逐渐各自走上不同的方向。他们都成为近数十年来享有大小不同盛名的画家。恰恰这五位画家亦显示了各种不同的典型。

风景画

仕女画

花鸟画

《双栖》

《双栖》

《双鹤》

《寒鸦》

《秋叶小鸟》

《三思》

《渔归》

《群鹭》

戏剧人物

戏剧人物 设色纸本

京剧人物

戏剧人物

戏剧人物

戏曲人物 镜心 设色纸本

戏曲一景《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 布面 油画 50年代作

霸王别姬 镜心 设色纸本

宝莲灯

宝莲灯

宝莲灯50年代

宝莲灯之仙女群像图

林风眠 打渔杀家

林风眠 打渔杀家

京剧人物: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 油彩画布

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 镜心 设色纸本

《火烧赤壁》

贵妃醉酒

林风眠 70年代末作 京剧人物—南天门

林风眠 芦花荡

宇宙锋

《金色山林》

《衛生活動》

《秋林隱居》

秋塘

《藍衣仕女》

《京戲》

《大理花》

来源: 搜狐凤凰艺术苹果网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3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