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遺址是包括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貴州遵義海龍屯的世界遺產,土司制度的實施對那些少數民族生活習俗與文化的保留、對中央政權穩固的統治起了重大的作用。這三個遺蹟對這種形式的管理提供了特殊的見證,土司制度也源自於元明時代的中國文明。土司遺址群於2015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
概要
中國的「土司制度」是針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政策,推行期為13世紀至20世紀初(元明清時代),有數百年的歷史。其中中央委任當地首領擔任「土司」,世襲統治當地人民。土司遺址見證了古代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對西南多民族地區獨特的「齊政修教、因俗而治」管理智慧。這一管理智慧促進了民族地區的持續發展,有助於國家的長期統一,並在維護民族文化多樣性傳承方面具有突出的意義。而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三處遺址是土司制度鼎盛時期的遺存,是中國土司遺產中的代表[2][3]。
登錄過程與評定
「土司遺蹟」被國家文物局計劃為2015年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正式項目的歷史可追溯至2013年4月,這一年,土司遺蹟在國家文物局比對遴選下選出[4]。在同年的12月國家文物局與相關的三省人民政府簽訂了《關於保護土司遺產的聯合協定》[5]。各地的土司遺蹟也制定了相應的保護管理辦法。
湖南省的老司城土司遺址在1995年至1998年和2010年5月至12月進行了四次大規模、全方面的發掘。1995至1998年的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基本查清了城區內城墻、宮殿區、衙署區、街巷以及其他的遺址分布情況。2004年湖南吉首大學開始重視老司城遺蹟並成立了中國土司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湖北省唐崖土司城在2011年9月至2012年由省派來的考古工作隊進行了考古發掘[6],並在2014年8月宣告考考古發掘工作已全部完成。唐崖土司在申遺過程也依託了武漢大學、三峽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對古籍文獻的研究分析。2010年7月19日和2013年2月18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一行在老司城、唐崖土司城遺蹟考察期間提出了申遺的構想。2012年3月貴州省文物局正式啟動海龍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同年的4月23日在國家文物局批准後,開始了由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聯合團隊對海龍屯為期三年的田野考古[7]。2011年8月26日,《中國文物報》發表文章表示湖南省人民政府積極籌備老司城申報世界遺產,並在之前的8月20日至24日在吉首大學和政府主板下召開了第一屆「中國土司制度與民族文化」學術研討會。[8]。2011年9月,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編制的申遺文本獲准通過,老司城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9]。海龍屯和唐崖土司遺址於2012年11月17日被同時列入[10]。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所長王巍談到如果單獨讓一個遺址申遺,其它的遺址再申請並選上就會很困難了,所以這次選擇了捆綁申遺。而且他還認為我國在有同類關係的文化遺產上捆綁申遺上有經驗[11]。2014年2月,中國政府提交了中國「土司遺址」的正式申遺文本。2014年7月至9月世界遺產委員會專家對各土司遺址進行了現場考察[5]。2015年4月,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過對中國「土司遺址」申遺文本的評審和現場考察評估結論並推薦參與世界遺產大會表決[8]。2015年6月29日,中國之聲的《新聞縱橫》報道,將在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將會上,中國提名了「中國土司遺產」申遺項目[12],在7月4日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土司遺址」通過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13]。
在登錄之前中國文化產業研究會秘書長劉洋認為之所以選擇土司遺蹟作為申遺的項目是因為「土司制度是我國面向多民族聚集部分地區進行管理的一種特殊乃至創新的政策……它在我國欠發達的西南地區實行對民族融合和當地的精神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土司遺蹟也不同往常的自然或者文化遺產項目,它是以文化和制度遺產為主體的申遺。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歷史研究所所長陳同濱也認為「這次申遺有特點,土司遺蹟建築技術、建築藝術上形象並不是很突出……它包含的意義並不在形象上而在於它承載著當年一種管理模式的信息,它給予了中央和地方一個和諧相處的可能。[12]」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土司遺址反映了13至20世紀初期在中國在西南群山密布的多民族聚居地區推行管理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制度。而且這三處土司遺蹟是具有代表性的,它們展現出了當地民族的文化但同時也表現出了土司遺蹟共有特徵[14]。
該世界遺產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15] :
- (ii)在某期間或某種文化圈裡對建築、技術、紀念性藝術、城鎮規劃、景觀設計之發展有巨大影響,促進人類價值的交流。
- 世界遺産委員會基準的適用理由為「對位於在中國西南部地區的少數民族文化和由古代中國中央政權里所傳達出的民族意識,老司城、唐崖土司和海龍屯在它們之間的發展明顯地產生過重大影響。」
- (iii)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
- 世界遺産委員會基準的適用理由為「老司城、唐崖土司和海龍屯這三處土司遺是這種施行在中國西南部地區的土司制度所留下的明證,因此它們對源自於中國前期文明的對少數民族行政管理體制以及元、明、清時期的中國文明有著特殊的見證。
遺址簡介與列表
構成遺產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靈溪河畔的老司城遺址,彭氏土司的政權始於後梁開平四年(910年),最初所在地位於今古丈縣會溪坪附近,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遷移到以北的永順縣境內[16],彭氏土司的統治最終止於清雍正年間「改土歸流」,歷時818年,共有35任土司厲27代,也是當代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以及歷史悠久的土司遺蹟[17][18]。現存遺址總面積25平方公里,城區面積25萬平方米[18],遺產區由老司城的宮殿區、衙署區、街巷區、墓葬區、宗教區、苑墅區等構成。
湖北唐崖土司城是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設立的唐崖土司的治所,興盛於明朝中期,一直延續到清代,由覃氏世襲,共有18任土司歷16代。其城址被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張忠培稱為「小故宮」,也是湘黔少數民族地區最具典型的一處土司遺蹟[19][18]。整個土司城由城防設施、交通設施、建築基址、唐崖土司陵寢、苑囿、石雕、「荊南雄鎮」牌坊、手工業遺址構成。關於土司城的摧毀,有地震(重慶黔江小南海地震)說、焚毀說、洪水說[20]。
唐崖土司城核心區曾以「荊南雄鎮」牌坊為中軸、土司的宮殿向後山坡上依次展開,地形總體西高東低。主體建築群坐西朝東,面向唐崖河。整個唐崖土司城占地100公頃,縱橫長度達到一公里,在鼎盛時有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21],土司城主體建築外由合攏的院落(又稱作衙署區)包圍,其東西長218米、南北平均寬155米,總面積33790平方米,已確定的街道長3.5公里。
海龍囤遺蹟位於貴州遵義市匯川區,在約1300米的高的大婁山脈龍巖山主峰上,是一座兼有軍事防衛的衙署與「行宮」為一體的土司遺存,有「中世紀城堡」之稱,現存主要是明代萬曆年間的城址,海龍屯始建於寶祐五年(公元1257年)[5],在當時扮演軍事要塞的角色,後世也不斷擴修,在明朝後期已有山城的規模[22]。其城址毀於明萬曆28年(1600年)平播之役[5][23]。
海龍囤城址被毀後曾長期掩埋於歷史中,近現代發現以及發掘海龍囤遺蹟的第一人為葛鎮亞[24]。1979年時擔任文物館工作人員的葛鎮亞在上級委任下對遵義現存的文物古蹟進行清理、修訂地方志。經過在貴州兩年多的時間的走訪,葛鎮亞最終在一村民的指引下發現了消失一時而又在遵義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海龍囤的遺址[24]。
遵義市古稱播州,楊氏土司的先祖在唐代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來到此地[22]。楊氏在播州的統治便終結於明代的平播之役,此戰之後播州一分為二、改土歸流,楊氏725年的土司統治也宣告結束,遵義市於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由貴州省管轄[25]。
ID | 名稱 | 地址 | 坐標 | 面積 |
---|---|---|---|---|
1474-001 | 老司城遺址 | 湖南省永順縣靈溪鎮司城村 | 28°59′55″N 109°58′01″E / 28.99861°N 109.96694°E | 核心區:534.24 公頃 緩衝區: 1023.93 公頃 |
1474-002 | 唐崖土司城址 | 湖北省咸豐縣尖山鄉唐崖司村 | 29°41′26″N 109°00′19″E / 29.69056°N 109.00528°E | 核心區:86.62 公頃 緩衝區: 973.61 公頃 |
1474-003 | 海龍屯 | 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高坪鎮白沙村 | 27°48′42″N 106°49′01″E / 27.81167°N 106.81694°E | 核心區:160.42 公頃 緩衝區: 1127.79 公頃 |
參考文獻
- ^ 中国土司遗址入选! 48项世界遗产48种骄傲. 新華網. 2015-07-05 [2015年7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 ^ 土司制度与土司遗址. 瀟湘晨報. 2015-07-05 [2015年7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7月6日).
- ^ 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古代中国土司制度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长期推行. 惠州日報. 2015-07-05 [2015年7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新浪湖北網. 楚天金報. 2015-07-05 [2015-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6).
- ^ 5.0 5.1 5.2 5.3 董金黃 周 靜. 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让保护与开发和谐共赢. 中國文化報. 2015-08-06 [2015-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湖北日報. 图文:唐崖土司城遗址成功迈向世遗. 新華網. 2015-07-06 [2015-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8).
- ^ 楊雪梅. 海龙屯土司田野考古历史3年 专家:每个日子都不平淡. 人民網. 2015-07-06 [2015-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8.0 8.1 湖南日報. 中国“土司遗址”的申遗之路. 中國日報. 中國日報中文網.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6).
- ^ 張連君; 何源. 老司城“申遗”:路径的选择. 《民族學刊》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14年, (第1期) [2015-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8).
- ^ 周健. 烽火海龙屯 漫漫申遗路. 新華網. 2015-07-06 [2015-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8).
- ^ 中国土司遗址“打包”申遗成功 专家:并非一劳永逸. 中國新聞網. 中華網. 2015-07-05 [2016-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2).
- ^ 12.0 12.1 世界遗产大会拉开帷幕 “土司遗址”代表中国申遗. 央廣網. 2015-06-29 [201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2).
- ^ 中国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遗产总数48项列世界第二. 搜狐. 2015-07-04 [2015年7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2).
- ^ 張然. 土司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48项稳居世界第二. 京華網. 京華時報. 2015-07-05 [2015-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8).
- ^ Tusi Sites.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5年7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8月7日).
- ^ 李丹. 湖南水下考古发现南宋前土司城古遗址. 新華網. 新華社. 2016-01-12 [2016-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8).
- ^ 張玉榮. 国内规模最大土司王城——老司城正积极申请国家4A级景区. 和訊新聞. [2015-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 ^ 18.0 18.1 18.2 黎存根. 认识中国最新的世界文化遗产:土司遗址. 金羊網. 羊城晚報. 2015-08-04 [2015-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 ^ 徐 超 李協萍. 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小故宫的申遗之路. 中國文化報. 2015-08-06 [2015-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3).
- ^ 卜松竹. 唐崖土司城:难解的消失之谜. 廣州日報網. 廣州日報. 2016-01-09 [2016-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9).
- ^ 王祖龍、陳霞、肖竹. 仿象与象征:唐崖土司城遗迹的文化解读. 《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 2014年, (第4期): 第51至58頁.
- ^ 22.0 22.1 孫華. 土司遗址:中国古代山城的杰出代表. 世紀遺產網. [2015-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 ^ 明万历时的平播之役:影响中国西南版图的一战. 中華網. 2015-03-03 [2015-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3).
- ^ 24.0 24.1 貴陽晚報. 发现海龙屯第一人葛镇亚揭秘发掘遗迹背后的故事. 貴陽網. [2015-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 ^ 向策 劉輝 肖燕. 遵义海龙囤 见证“平播之战”的风风雨雨. 貴陽日報. 2013-09-27 [2015-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