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与上帝有关系吗?

有人說上帝是西方的,實際上帝是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倫理形成的核心。所謂君權天授,這個天就是上帝。

“上帝”最早的漢語文字記載出現在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後來在諸多中國古文獻裡都有記載。自3,500年前的殷商時代,中國人就相信有一位造物者,至上神的存在。

據陳夢家先生對甲骨文的研究,在殷商時代,“上帝”這個名稱多次在甲骨文中出現。祂掌握著風雨,生命和命運,管理日月、星辰和晝夜,是大地,河流和高山的絕對主宰,是宇宙的中心。祂能發號施令,降災賜福,懲罰罪惡,雖沒有具象的外形,但具有人格化的特徵。上帝是殷人的最高神祗,是管理自然與下國的主宰。祂獨一無二、全知全能的神性特徵與古希伯來人的上帝耶和華有驚人的一致性。郭沫若更直接地說:“殷商至上神與以色列人的神——上帝完全一致。”

中國人對上帝的認知,與猶太教以及後來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本源是一致的。事實上,不同宗教信仰是人類與最高存在或第一推動對話的不同途徑,其目的是一致的。

在周代的時候,“天”的觀念逐漸取代了殷人所說的“上帝”。周代的王被認為是“天”的元子,稱為天子,這也是中國皇帝自稱為天子的由來。

周王作為天子在人間統治的合法性來源於天意,天意取決於民意,民意決定於王是否敬重道德。在天-民-德的結構聯繫中,天被賦予了無可懷疑的倫理性格。基於此,他們提出順天、敬德、保民的思想,主張對人民施行寬鬆的治理,認為這樣才會得到上帝保護,從而穩固他們的統治。

上帝信仰被周王通過禮制壟斷,規定週天子是上帝唯一的元子,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皇帝實際上是個大祭司,其權力合法性來源於上帝,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的皇帝每年都舉行東郊大祭,到天壇祈年殿祭祀皇天上帝的淵源。北京的朋友今天還可以到天壇看到祈年殿供奉的皇天上帝的神牌。這也說明,皇家壟斷的上帝信仰,是無形無相的上帝真神。

以周公姬旦為代表的西周思想,把“天”理解為“皇天上帝”,把“命”理解為上天的意志,這種天命觀相當於宗教意義上所謂神意的觀念。這奠定了中華民族基本信仰,對天的敬畏和祭祀貫穿了中國古代史,形成了持續長達3,000多年的獻祭體系。

中國先民是信仰上帝的民族,天子的誕生就是為了壟斷中國人的上帝信仰,建立一個上帝——皇帝——庶民,這樣一個接天連地的世俗社會秩序,中國的文化、制度、道德規範都是圍繞上帝展開的。中國人對皇帝的跪拜和無條件的順從,實際上是皇帝背後的那個真神——上帝。中國稱為神州的說法,也是從信仰上帝而來的。

週天子通過禮制把對“天”的解釋和祭祀壟斷下來,隨著封建大一統制度的不斷鞏固,君權強化到不再讓步的絕對程度,對上帝的祭祀被來自不同民族的中國皇室完全壟斷,自天子以下的民眾被剝奪了與上帝直接溝通的權利,只能通過祭祀祖先與上帝溝通。這也導致了中國民間祖先祭祀的盛行,而逐漸疏離了原本屬於民眾的上帝信仰。

不管怎樣,從宗教意義上,中國古代統治者至少應該知道他們是向一位公義而至高的上帝負責,通過服侍人民來服侍上帝。因此他們推行一種敬虔的方法來遵行天道,也有義務通過良善和謙卑來治理國家,那就是中國從百姓到帝王都追求的“仁政”。

中華文明的凝聚和延續是圍繞至高存在的上帝展開的,這也是中華文明雖歷百轉千迴,仍薪火相傳的根源。

中華民國成立後,中國最早的憲法之一《天壇憲草》就是1913年在天壇祈年殿起草的。天命法治,這極具象徵意義。但隨著革命的氾濫和各種思潮的興起,以中國皇室為代表的對上帝的獻祭儀式也漸漸湮滅。中國人信什麼,這成了一個問題。

清帝退位以後的這一百多年,實際上是王綱解紐的歷史階段,這個紐就是上帝,王綱就是圍繞上帝建立起來的統治秩序和倫理綱常。皇帝沒了,上帝也從皇帝背後隱沒了。喪失了真神的認知和信仰,才有了群魔亂舞的空間。皇帝退位後中國的紛紜亂世,實際上是上帝的缺位導致的。

中國人需要回到皇權社會嗎?這基本不可能了,但中國人需要一次真正意義的宗教改革,也就是重新反思“王綱解紐”之後怎樣重拾信仰。

實際上,上帝是任何宗教和任何人都壟斷不了的。中國的上帝和西方所說的造物主是一回事,是這個世界的絕對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每個人都是天子——上帝的孩子,在上帝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受造者,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不可剝奪平等的權利。

皇帝從中國缺失之後造成的信仰迷失,由於社會急劇變化,再加上戰亂頻繁,西方邪教趁虛而入擾亂人的心智,對中國傳統的上帝信仰和由此形成的天人合一君權天授的核心文化一直沒能做出深入思考。現在,是時候思考這個問題了。

北京天坛祈年殿的皇天上帝牌位

5/5 - (1 vote)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