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宋江的原形是景教的景尊

《水浒传》里的宋江,是梁山泊义军之首,为天罡地煞排名第一位的天魁星,字公明。梁山泊一百零八星之主,浑号呼保义,又号及时雨,因肤色黝黑又称孝义黑三郎,重情重义且乐善好施,是誉满天下的英雄好汉,大名传遍社会底层,到了亮出名号就能让草莽礼敬跪拜的夸张程度。呼风唤雨的宋江究竟是什么来头?原乡居士认为,宋江的人物原形来自唐宋两朝的两个李璋,且与景教有关。《水浒传》的宋江本身就暗指为景尊,梁山起义就是景教起义。

及时雨宋江和景尊聂斯托利

景教是叙利亚教士君士坦丁堡牧首聂斯脱里于公元428年创立,在波斯建立教会,于431年厄弗所大公会议上被判定为异端的聂斯脱里主义 (Nestorianism)。唐贞观九年(635年)传入中国后称为景教或大秦景教(The Luminous Religion of Ta-chin)。得到唐太宗的支持,诏曰:「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群生,大秦国大德阿罗本,远将经像,来献上京,详其教旨,玄妙无为,观其元宗,生成立要,词无繁说,理有忘筌,济物利人,宜行天下。」

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掀起灭佛运动,景教也在废止之列,后转入秘密活动,并与其他宗教形式合流。

2014年5月13日,河南洛阳出土的一方墓志日前被认定为唐代景教徒墓志。墓主人花献“常洗心事景尊,竭奉教理”,“内修八景,外备三常,将证无元,永祗万虑”“为法中之柱础,作徒侣之笙簧”。墓志中出现的“景尊”“八景”等尊称和术语,在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等景教文献中也多次出现,教堂称景寺;教主称景尊。

景教文献中屡见“景”字,教称景教(“真常之道,妙而难名,功用昭彰,强称景教”;又“明明景教,言归我唐”);教会称景门(“天姿泛彩,英朗景门”;又“更效景门”);教堂称景寺(“于诸州各置景寺”;又“重立景寺”);教主曰景尊(“景尊弥施诃”),又曰景日(“悬景日以破暗府”,潘绅注:“景日喻救主”);教规曰景法(“法非景不行”);其传播曰景风(“景风东扇”);其作用曰景力(“我景力能事之功用也”),曰景福(“家殷景福”),曰景命(“阐九畴以惟新景命”);教徒曰景众(“颁御馔以光景众”;又“时法主僧宁恕知东方之景众也”);教士曰景士(“白衣景士”);僧之命名者有景净、景福、景通等。这一个“景”字,据阳玛诺《碑颂正诠》的解释,谓“景净士将述圣教,首立可名曰圣教景教也。识景之义,圣教之妙明矣。景者光明广大之义”。即此景教名称已经表示其对于其他宗教有协调的倾向。

聂斯脱里派自635年从波斯传来,当时叫做波斯教或波斯经教,次则称“弥施诃教”或“迷师诃教”,最初其寺院称波斯寺,其僧侣称波斯僧,后天宝四年(745年)始改称其寺院为大秦寺,其僧侣改称大秦僧,同时波斯经教亦定名呼为景教(Mingana:The Early Spread of Christianity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Far East,Manchester and London,1925,第12页)。这自命为景教的理由,据佐伯好郎所举四点:①当时弥施诃教徒说弥施诃是世之光,景字第一字义即光明之义。②景字通京,为日与京二字合成,而“京”有“大”字之意。“鲸”之“京”意味着大鱼,“京都”之“京”亦为大都,故景有大光明之义。③对于佛教的政策,当时长安颇有属于佛教密宗特征的“大日教”的势力,景教为扶植势力故加以利用,“大日教”或“日大教”民众看来是易于接受。④对于道教,道教的主要经典有《黄帝内外景经》,这《景经》与景教相似,可以给予暗示(参照 The Nestorian Monument in China,Introduction,第127~130页;《景教之研究》,第552~553、984~990页)。照以上所说则①②两点,是与当时流行中国的祆教、摩尼教相混,两教均崇拜太阳;③④两点对中国原有宗教之佛道二教亦有混水摸鱼之感。所以即就景教名称,已经看出传入中国的最初基督教所取“机会主义”的传教方法,和后来明清之间来华耶稣会士所取的“机会主义”传教方法没有两样,而且是为其先驱的。

在中国佛教及道教影响下,景教有发展成综合主教(Syncretism)的倾向。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作者景净曾著有《志玄安乐经》,教导世人如何得到安乐。经文按照儒家经典《中庸》的格式撰写,渗入“无为”、“清净”等中国哲学概念,经文曰:“无动无欲,则不求不为。无求无为,则能清能净。能清能净,则能晤能正。能晤能证,则遍照遍境。遍照遍境,是安乐缘。”

尽管如此,景教在适应和吸收东方封建伦理的道德观念之外,究竟保留了其为基督教的特点。虽然景教是基督教的变种,而据景教碑上的教理分析来看,所宣扬的基本上和天主教还是一致。

唐武宗会昌灭佛之后,景教更进一步融入并混合摩尼教、道教、佛教白莲宗等其他宗教当中,并以邢台大开元寺为依托,成为统摄万教又化生万教的秘密教会。

唐代李璋(6世纪?-580年),南北朝北周人,唐景帝李虎的第四子,唐高祖李渊的四叔。

在北周时,官居梁州刺史。他与赵王宇文祐(宇文招)想振兴被杨坚把持的北周朝廷,谋杀隋文帝杨坚,没有成功,被杀。生有二子:李韶,李孝基。李韶死在隋朝,李渊建立唐朝,武德年间,追封李璋为毕王、李韶为东平王,李韶生子江夏郡王李道宗,竟陵郡王李道素,广宁郡王李道兴、博陵郡公李道弼。 后人有殿中侍御史李举。

《新唐书》卷九十一·列传第三·宗室:

太祖八子:长延伯,次真,次世祖皇帝,次璋,次绘,次禕,次蔚,次亮。……毕王璋,仕周为梁州刺史,与赵王佑谋杀隋文帝,不克,死。生二子:曰韶,曰孝基。韶死隋世,武德时追封东平王,生子道宗。

毕王封号来源于毕星。毕星即毕月乌,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五宿,共有8颗星,属金牛座,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被认为是雨师,传说掌管雨的神,道教俗神,亦称萍翳、玄冥等。

《周礼》的《大宗伯》篇称,“以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郑玄注:“雨师,毕也”,意思是“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是雨师毕也”。东汉蔡邕《独断》则称,“雨师神,毕星也。其象在天,能兴雨”。唐宋以后,从佛教中脱胎出来的龙王崇拜逐渐取代了雨师的位置。

关键词:唐景帝,毕王李璋,雨师。这里隐喻了宋江的身份,及时雨,地位尊崇,景帝之子,就是景尊的意思。

宋代李璋,字公明,北宋杭州(今浙江省杭州)人。李用和长子。

因姑母是宋仁宗的生母章懿皇后,他补三班借职,官至天平军节度使观察留后,知澶州。转任武胜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宋仁宗手书“忠孝李璋”四个字赐给他。出任武成军节度使、知郓州,京东路的盗贼杀县令,途中抢劫,李璋赏罚分明,加紧捕拿,盗贼之乱停止。之后调发士卒在州西关筑城,修路数十里,路旁种植柳树,人称李公柳。知邓州时,因为失举,给人振武军节度使知郢州。回朝时死于途中,享年五十三岁,赠太尉,谥号良惠。

章懿皇后李氏

章懿皇后李氏(987年-1032年),杭州人,宋真宗赵恒妃嫔,宋仁宗赵祯生母。民间流传的“狸猫换太子”中的李妃的原型,当时宋真宗宠爱刘娥(宋真宗章献明肃皇后),想立为后,奈何刘氏家世并不显赫,又无子嗣,群臣不服,两人想出“借腹生子”的办法,让刘氏侍女李氏侍寝,不久,生下皇子,真宗对外声称是刘氏所生,取名赵受益(即后来的宋仁宗赵祯),其后,刘氏被真宗立为皇后。李氏先后被为封崇阳县君、才人、婉仪。

宋仁宗即位后,皇后刘氏被尊为皇太后,刘太后晋李婉仪为顺容,迁往真宗永定陵守陵。明道元年(1032年),李顺容病重,刘太后晋封李氏为宸妃,遣太医视望。册封当日李宸妃逝世,享年四十六岁。李氏终其一生,未以天子之母而自傲。

明道二年,刘太后病逝,燕王赵元俨告诉宋仁宗:“陛下是李宸妃所生,李宸妃死于非命。”宋仁宗得知真相后哀痛自责,尊李宸妃为皇太后,谥号庄懿,灵位奉祀于奉慈庙。又于景灵宫建神御殿,殿称广孝。庆历年间,仁宗改生母李氏谥为“章懿皇后”,与刘太后一同升祔太庙。

景灵宫在大宋朝的地位非常重要,且很特殊,祭祀时用太庙礼仪,等级最高。宋真宗皇帝“推本世系,遂祖轩辕”,以轩辕黄帝为赵姓始祖。传说曲阜城东的寿丘是黄帝的诞生地,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闰十月诏改曲阜县为仙源县,并将县城迁往寿丘之西,又在今山东省曲阜市城东四公里的旧县村北边吴陵南约五十米的交阜平原上兴建了景灵宫奉祀黄帝。

关键词:宋仁宗,忠孝李璋,知郓州,知邓州,景灵宫,轩辕黄帝。再次关联了宋江的身份:字公明,出身不俗,孝义黑三郎,仍然与“景”有关。

据《本草纲目》记载:“《轩辕内传》言:帝会王母,铸镜十二,随月用之。此镜之始也,或云始于尧臣尹寿。”也就是说最早的镜子是轩辕黄帝所造,或是尧帝的臣子尹寿所铸。后世有轩辕镜一物,此镜非皇者不能用之。

太和殿

保和殿轩辕镜

在现今故宫中,凡是龙椅的正上方皆有“盘龙藻井”,藻井上雕刻着一条龙,龙嘴下面叼着一个晶亮的圆球,这就是“轩辕镜”。据说它是中国古代祖先轩辕黄帝制造的,可以分辨真假天子。“”,从田从炗(光),其本意就是阳光普照大地的意思。故宫宝座上的轩辕镜,就是景。就是神眼,神目如炬,照见天地大景。

由此,梁山泊一百零八星之主的宋江人物原型来自唐宋两个李璋,暗喻为景教的景尊,梁山起义是景教“替天行道”的大聚义。

l参考文献:

  1. 传言:太和殿中轩辕镜大有玄机,有人冒充皇帝会被砸,这是真的吗
  2. 中国古代四大名镜中有轩辕镜、秦始皇照骨镜
  3. 原乡居士:吓破胆的中国共产党!天在变、地在变、人类世界也要变!习近平的计划还有实现的机会吗?(文字版)

 

5/5 - (2 votes)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19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