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流:东吴大学

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是一所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由美国基督教监理会创建于中国苏州的私立大学,最早称为“东吴大学堂”,英文称为“中国中央大学”(Central University in China)。民国时期的东吴大学以其法学院之优秀而闻名于中国,法学界曾有“南东吴,北朝阳”之说。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进行调整。原东吴大学被拆分解散。

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

soochow02

1879年,美国美南卫理监理公会(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先后在苏州创办博习书院(Buffington Institute)、宫巷书院(Kung Hang School) ,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 。 1900年决议合并三书院,以宫巷书院为基础,在苏州天赐庄博习书院旧址,扩建为大学。 1900年12月制定校董会章程,推林乐知(Young J. Allen)先生(万国公报创办人)为董事长、孙乐文先生(David L. Anderson)为校长。二十世纪初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东吴大学正式诞生。学校以「Unto a Full-grown Man」为校训,中文为“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以陶冶学生高尚情操为己任。

soochow

1923年孙中山题写。

东吴大学创办初期二十六年,历经三位美籍校长孙乐文(David L. Anderson)、葛赉恩(John W. Cline)及文乃史(W. B. Nance)。这个时期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捐款及学费。校园内的教学大楼林堂、孙堂、葛堂及教职学生宿舍等设施陆续兴建完成,校园规模日趋完整。学科发展包括文、理、医学、神学及法科(在上海昆山路),另有四所附中、二十所附小、惠寒小学、吴语学校等组成完整的东吴教育体系。各学科除在学术研究上表现突出,更为社会培养无数专业人才。学校以「Unto a Full-grown Man」为校训强调学生人格的陶冶。五四运动期间,东吴学生筹组学生会,一般的学生社团则以学术研究、辩论及体育活动为主。东吴大学早期在三位校长的努力下,为日后校务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东吴大学教学楼

东吴大学教学楼

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知识份子的爱国热情,为顺应中国社会的潮流,东吴大学逐步进行中国化的过程。 1926年首先废除宗教必修课程,礼拜仪式亦改为学生自由参加。继而改组校董会,三分之二的成员改由中国人担任。 1927年杨永清先生当选首任中国籍校长,订「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为中文校训;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核准东吴大学在国民政府注册立案。此后十年各项校务发展成果丰硕令人瞩目。 1930年时学校共有文、理及法三学院,十二个学系。在教学方面积极筹款推动学术研究、加强师资阵容提升教学品质、推动师生以其专业服务社会。校园内主要建筑设施均在此阶段建成或动工。 1930年学生人数达755人为全国基督教大学之冠。

soochow01

1937年爆发抗日战争,此后八年东吴大学苏州上海两校区受战事影响,辗转迁徙各地。其间随战况发展演变,两校区或各自迁校或与他校联合办学,虽烽火连天但教学活动未曾稍息。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东吴大学师生纷纷自各地返回上海及苏州校园,展开复校的艰巨工作。

蒋纬国,李浩培,谈家桢,杨铁梁,赵朴初,端木恺,查良镛(金庸)等均为东吴大学校友。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负责审理28名甲级日本战犯的“东京大审判”,开庭计817次,以6票对5票的微弱优势,将28名甲级战犯绳之以法,法庭上中方人员泰半出身东吴大学法学院,包括:向哲浚(检察官)、倪征燠(首席顾问)、桂裕、鄂森(检察官顾问)、裘邵恒(首任检察官秘书)、高文彬(翻译、检察官秘书)、方福枢、杨寿林(法官秘书)、刘继盛、郑鲁达(翻译)。

1952中共进行院系调整,东吴大学在上海的法学院,并入华东政法学院,会计系并入上海财经学院;在苏州的文理学院部份学系就地移交苏南师范学院,1952年12月苏南师范学院改名江苏师范学院。

东吴大学校徽:

soochow_university_logo

来源:台湾东吴大学校史馆

5/5 - (1 vote)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3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