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ouchka Gravel Galushko的自传

我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混血儿(父亲出生在法国,父母是俄罗斯人;母亲出生在萨斯喀彻温,拥有魁北克父母的血统),从我的童年时代开始,就开始在几个国家生活和旅行(在埃及三年,在伊朗三年,在墨西哥一年,在法国一年,在奥地利两年),我工作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当中,因此,我的经历和双重出身丰富和复杂了我的文化身份。[……]

继续阅读…

纪念六四三十年: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摧毁

作者:长平

二十九年前的今天,在全世界媒体的聚焦之下,中共下令军队将坦克开进了北京的街道和天安门广场,屠杀和平示威的学生和民众。当时人们普遍相信,多行不义必自毙,黎明前的黑暗不会持续太久。然而,二十九年过年了,正义仍在考验人们的耐心。当年的热血青年,已经鬓发斑白。当年铁肩担道义的长者,大多走入[……]

继续阅读…

寻找林昭的灵魂

林昭,是1949年之后在中国公开地,自觉地,清醒地反抗极权暴政的第一人。在红色恐怖的年代,林昭从一个纯洁的追随者转变成对它彻底批判的毫不畏惧的反抗者。在长达八年的监狱中,被剥夺了笔和纸的林昭,用发卡刺破自己的手指,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了几十万字的血的声明、诗歌和思想笔记。本片纪录了寻访者在当下社会中遇到[……]

继续阅读…

纪念六四三十年:天安门

《天安门》(英语: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美国制作的访问纪录片,通过访问及回顾,描述关于1989年发生在天安门等地的整个八九学运。该电影是由美国纪录片制作人卡玛及其丈夫高富贵(英语:Richard Gordon)担任导演及制片,David Carnochan担任副导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