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黄道三垣四方二十八宿体系

黄道带的英文,zodiac,起源于拉丁文的zōdiacus,而这个字又是从希腊文的ζῳδιακὸς κύκλος(zōdiakos kuklos)演变而来的,原意为”动物圈(兽带)”,指的是在黄道上的星座组成的环带,不仅是太阳每年在天球上所行经的路径,月球和行星的路径也大略都在黄道的附近,因此也全部[……]

继续阅读…

北斗七星和魁星踢斗

北斗七星在现代天文学上属大熊星座的一部分,从图形上看,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巴。从斗身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依次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文曲星)、玉衡、开阳(武曲星)、摇光。前四颗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斗魁,后三颗星玉衡、开阳、摇光组成斗柄。其中,玉衡最亮,天权最暗。

《史记·天官书》中[……]

继续阅读…

二十八宿之大角星

二十八宿,是古代中国天文学的术语,指的是天球上黄道和天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座(或称星官)。这二十八个星座成为中国古代天文学赤道坐标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宿均以一颗恒星为距星,以此作为天文坐标,可以用来计量太阳、月亮、五大行星、彗星等运动天体的运行位置,也是观测其他恒星的基础。

二十八宿[……]

继续阅读…

逾越节的羔羊

公元前1700年-1250年,以色列百姓在埃及做奴隶。后来,神通过摩西拯救以色列百姓脱离埃及的奴役,降下十灾迫使埃及法老释放以色列百姓。最后一灾是击杀长子之灾,埃及遍地的长子以及一切头生的牲畜都必死。

以色列百姓按着神的吩咐在门楣门框上涂上羔羊的血,击杀长子的使者看到羔羊的血就越过去,不击杀以[……]

继续阅读…

为什么四大名著都和石头有关

四大名著看似人物繁杂,故事也是千头万绪,一波三折,格外精彩,但实际上拨开这些枝蔓去看根茎,就会发现四大名著其实写了4块石头而已。借用这四块石头,四大名著都聚焦一个共同的主题——造反。造礼教的反,造朝廷的反,造玉皇大帝的反,造一切人压迫人、人统治人的反,从而实现人人因受造而平等的大自在,大解脱,大和谐[……]

继续阅读…

三大古都佛骨舍利探秘

西安法门寺佛指舍利

法门寺,又称法云寺、阿育王寺,位于中国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阿育王为弘佛法,将佛舍利分送世界各地。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

继续阅读…

太子灵踪塔传奇

汶上,古称中都,孔子曾在此任中都宰。在汶上县城西北隅宝相寺内坐落着一座千年古塔,因宝相寺而得名宝相寺塔,又名太子灵踪塔。宝相寺初建于北魏,唐名昭空寺,宋改宝相寺。此塔始建于北宋年间(公元1112年),塔高45.5米,为砖砌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建筑。塔顶呈葫芦莲花形,底层东、西、南三面各砌有佛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