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的画

莫奈﹝Claude Monet﹞

莫奈是法国画家,是印象主义的创立者之一,而且只有他一人终其一生都坚持印象主义的原则和目标,也是唯一在生前赢得大众认可的印象主义画家。他少年时代所画的讽刺漫画就已具备了惊人的形似能力,直到他早期的印象主义绘画还保留着这项特质,使他和十九世纪中叶风景画家的朦胧概括迥然不同。他的风景画完全以主题的视觉经验感知为首要的考虑,忽视传统的概念﹝构图,题材,润饰等﹞。

La Seine à Argenteuil

莫奈曾说:「试着忘却你眼前的一切,不论它是一株树,或是一片田野;只要想像这儿是一个小方块的蓝,这儿是长方形的粉红,这儿是长条纹的黄色,并照你认为的去画便是…。」他在1870年代的作品便是以这种不加琢磨的手法来呈现视觉经验中片段的紊乱素材:杂陈的彩色笔触同时袭向眼睛,因视觉的混合作用而成为炫目的幻影。

莫奈晚期的作品侧重于同一主题在不同光线和空气下变幻无穷的外观。因而油彩记录下来的,不是所见物体的本身,而是观看的过程。

Claude Monet

奥斯卡-克劳德·莫奈(法语:Oscar-Claude Monet发音:[klod mɔnɛ];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印象”一词即是源自其名作《印象·日出》,该画作于1874年在莫奈及其同事举办的第一次独立展览中展出。

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其画作中没有非常明确的阴影,亦无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此外,他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曾长期探索实验色彩与光的完美表达,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描绘。

莫奈记录法国乡村的野心使他采取了多次绘制同一场景的方法,以捕捉光线的变化和季节的流逝。从1883年起,莫奈居住在吉维尼,在那里他购买了房屋和地产,并开始了一个大型的美化项目,其中包括了之后成为他的作品的主题的百合池。 他从1899年开始画睡莲,首先是以日本桥为中心的垂直视图,后来又用20年的时间创作了一系列大型画作。

生平

早年生涯

莫奈1840年11月14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第九区拉斐特街45号(45 rue Laffitte),[1] 是阿道夫和路易斯的次子,双亲均为第二代巴黎人。1841年5月20日,他在当地的巴黎圣母院教区教堂受洗,取名为奥斯卡-克劳德(Oscar-Claude),父母一般只叫他奥斯卡[1][2]。虽然受洗天主教徒,但后来莫奈成为了无神论者[3][4]

1845年全家搬到诺曼底勒阿弗尔后,其父想要他继承家里的船具和杂货业务[5],但莫奈却想做一个艺术家。他作为歌手的母亲决定支持儿子的想法[6]

1851年4月1日莫奈进入勒阿弗尔的一家中学学习艺术,学业之余以一幅10-20法郎的价格售卖自己的炭笔画。他的绘画启蒙老师是雅克-路易·大卫的学生雅克-弗朗索瓦·奥沙尔(Jacques-François Ochard)。莫奈于1856年前后在诺曼底的沙滩上结识艺术家欧仁·布丹,后来他成为了莫奈的良师益友,并教授莫奈绘画油画及室外写生的技法。[7] 1857年1月28日,莫奈的母亲去世,他因此退学,与丧偶、无子女的姨妈玛丽-让娜·莱卡德尔(Marie-Jeanne Lecadre)夫人同住。

巴黎

绿衣女子》,画中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卡米耶-莱奥尼·东西厄,1866年(不莱梅艺术馆英语Kunsthalle Bremen藏)

当莫奈来到巴黎卢浮宫时,他亲眼目睹许多画家在模仿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于是他便携带工具和颜料,坐在一扇窗户旁开始画他所看见的景物。[8] 他在法国居住期间常于其他年轻画家会面,当中他与后来同为印象派画家的爱德华·马奈成为了其好友。

1860年至1862年期间,莫奈在阿尔及利亚服役两年,在七年的合同到期前,他以伤寒为由在列卡德夫人请求下(可能受荷兰画家约翰·戎金的帮助)脱离部队,并前往完成大学的艺术课程。

1862年,莫奈在巴黎加入了夏尔·格莱尔的画室。他在那里结认了皮耶-奥古斯特·雷诺阿弗雷德里克·巴齐耶阿尔弗雷德·西斯莱等,并共同创造了一种在户外和自然光线下用浓厚的油彩作画的新艺术手法,后来被称为印象派

1866年,他以卡米耶-莱奥尼·东西厄为模特儿创作了《绿衣女子》,使他受到承认;卡米耶后来也成为了他许多作品中的模特。不久之后,卡米耶怀孕,并在1867年诞下长子让·莫奈(克劳德·莫奈之子)英语Jean Monet (son of Claude Monet)

普法战争,“印象派”,阿让特伊

《印象·日出》,1872,玛摩丹美术馆
《阿让特伊的雪》,1875,国家美术馆

1870年7月28日,莫奈与卡米耶结婚。同年9月普法战争期间,莫奈到英国伦敦避难,并在该地钻研约翰·康斯太布尔J·M·W·透纳的作品,激发了他对色彩研究方面的创新。1871年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拒绝将莫奈的作品列入展览。

1871年,他离开伦敦,来到荷兰赞丹,并在那里创作了25幅作品,更使警察怀疑他从事革命活动;他还首次游览了附近的阿姆斯特丹。1871年的10月或11月,他与其妻回到法国,定居于位塞纳河右岸的阿让特伊至1878年,曾在1874年时短暂地重返荷兰。在此时期,莫奈创作了大量作品。

1872年,莫奈以勒阿弗尔的风光为背景创作了《印象·日出》,在1874年一次画展上首次亮相(如今陈列在巴黎玛摩丹美术馆),却被艺术评论家路易·勒鲁瓦英语Louis Leroy以“‘印象’派”揶揄他的“离经背道”。

1876年,莫奈夫人染上肺结核。1878年3月17日,次子米歇尔诞生。1879年,莫奈夫人因子宫癌病逝,临终时莫奈为她绘下最后一幅画(《卡米耶安躺病榻上》)。

后来的日子

卡米耶过世后,莫奈伤心欲绝,为脱离贫困而创作了数幅名作。 1880年代初,他绘制了几组以风景及海景为背景的作品,以作他在法国乡村生活的记录,后来成为了其系列画作。

1878年,莫奈一家暂居于其好友,百货商店大亨及艺术赞助人埃内斯特·奥什代英语Ernest Hoschedé弗特伊的房子中;两个家庭在整个夏天共住一室,而莫奈与其妻艾丽斯·奥什代英语Alice Hoschedé夫人渐生情愫。同年稍后,奥什代因其破产而逃至比利时避债。1879年,卡米耶逝世后,莫奈依然居于该处,而爱丽丝决定帮助莫奈抚养他的两个孩子,并在其后把他们和自己的六个孩子一同带往巴黎。1880年春,他们从巴黎回来;1881年,莫奈家与奥什代家一同迁往普瓦西,但莫奈不喜欢那里。1883年4月,在列车上一睹其风光后,他们搬到上诺曼底大区厄尔省吉维尼。他种植了一个大花园,并在那里完成他余生的艺术创作。1891年3月,贫困潦倒、与其妻分居已久的奥什代亡于痛风。在出资为他举殡后,莫奈和爱丽丝于次年结婚

在吉维尼

1883年5月初,莫奈一家从吉维尼一位田主手中租下一所房子;这所房子座落在连接韦尔农加斯尼的大路上,有间谷仓被用作画室,同时亦为果园及小花园。房子离当地的学校很近,周围的景观给莫奈的作品提供大量灵感。在一家在此劳作之际,莫奈的作品也被经销商保罗·迪朗-吕埃尔越卖越多,从而改变了他的命运。及至1890年11月时,莫奈已能买得起他的房子与周边建筑了。1890年代,莫奈兴建了一所包含天窗的宽敞建筑,作为一所温室和第二个工作室。

在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莫奈开始了系列绘画创作,即在不同的光线和角度下连续画同一个物体,如他的系列作品《鲁昂主教座堂》是在不同的角度和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来画。1895年,他从20个不同角度对大教堂所绘画的画在迪朗德-吕埃尔画廊展出。此外,他还有《干草堆》、《白杨树》、《国会大厦》、《睡莲》等系列作。

莫奈喜欢绘制受控状态下的自然,尤其是他在吉维尼的院子及里面的睡莲。他还绘画了不少以塞纳河为主题的的画作(如《塞纳河上的冰破裂了》)。他每天给园丁写的指示中包含了精确的种植布局,以及要购买花卉和植物学书籍。伴随着财富增长的是其花园的进步,甚至在他已雇用7名园丁时,他仍继续身体力行建设花园。

1883年至1908年间,莫奈在地中海画了许多风景画和海景画。在意大利威尼斯,他创作了一系列重要画作;而在伦敦,他绘制了两个重要的系列——《国会大厦》系列和《查林十字桥》系列。1911年,继室爱丽丝逝世;而莫奈所钟爱的长子让,其后亦在1914年去世。妻子逝世后,心力交瘁的莫奈由继女、让的妻子而且同为画家的布朗什·奥什代·莫奈英语Blanche Hoschedé Monet悉心照顾;这段时间,莫奈身上渐渐出现了白内障的初步病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次子米歇尔参军,而法国则由他的朋友及仰慕者乔治·克列孟梭领导。莫奈绘制了一系列垂柳树以表达对法国阵亡将士的敬意。1923年,由于在白内障影响下他的画作整体偏红,莫奈决定接受两次白内障手术,以减小白内障症状对其视力的影响。也许如此,他在手术过后可以看见某些常人难以看见的紫外线,影响他观察到的颜色。在手术后,他甚至重新绘制了部分作品,当中的睡莲更蓝了。

逝世

1926年12月5日,莫奈因肺癌不幸病逝,享寿八十六岁,安葬于吉维尼教堂的墓地。莫奈坚持葬礼仪式要简单,因此只有大约50人出席。[9]

他的家、花园和睡莲由唯一继承人次子米歇尔继承,并于1966年捐赠给法国美术学院。通过莫奈基金会,他的房子和花园在1980年复原后开放参观。[10] 除了莫奈的纪念品和他一生中的其他事物,房子中还包含了他收集的日本木刻版画,这房子也成为吉维尼的主要景点之一。

作品的销售

《阿让特伊流域的孤舟》,1874

2004年,莫奈的the ParliamentEffects of Sun in the Fog在伦敦卖出了超过2000万美元。2006年,英国皇家学报发表文章指出这两幅画作是在泰晤士河上的圣托马斯医院创作的。

他的作品《迪耶普附近的悬崖》被盗两次。一次是在1998年,博物馆的馆长被裁定与两名同伙一起盗窃,因此被判入狱五年零两个月;另一次是在2007年8月,并于2008年找回。他在1873年创作的作品Le Pont du chemin de fer à Argenteuil,描绘了巴黎附近塞纳河上的一座铁路桥。这幅作品2008年5月6日被一个匿名电话竞标者在纽约佳士得以4140万美元竞得。在此之前,他的单幅作品售价的最高记录是3650万美元。仅仅几周之后的2008年6月24日,睡莲系列中的Le bassin aux nymphéas在伦敦佳士得拍出。落锤价是36,500,000英镑(71,892,376.34美元),算上竞拍费用高达40,921,250英镑(80,451,178美元),是当时最贵的20幅画作之一。

2012年6月29日上午11点,一名叫安德鲁·香农(Andrew Shannon)的男子把爱尔兰国家美术馆展出的莫奈作品《阿让特伊流域的孤舟》一拳打破,估计这幅画时值一千万美元[11]。该作品在修复后于2014年重新展出,而破坏者则被判五年有期徒刑[12]

2019年5月14日,莫奈的《干草堆》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以1.107亿美元天价成交。[13]

代表作品

莫奈一生遗留500件素描,2000多幅油画及2700封信件。足迹由巴黎大街到地中海岸,从法国到伦敦、威尼斯、挪威,在各地旅行写生,留下无数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 1.0 1.1 P. Tucker Claude Monet: Life and Art, p. 5
  2. ^ Patin, Sylvie. 第一章:「如果我算是個畫家⋯」—不聽話的童年. 《莫內:捕捉光與色彩的瞬間》. 发现之旅. 22. 张容/译 2000年4月30日初版七刷. 台北: 时报文化. 1995年8月15日: 第14页 [2018年10月18日]. ISBN 978-957-13-17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0月19日) (中文(台湾)). 
  3. ^ Steven Z. Levine. 6. Monet, Narcissus, and Self-Reflection: The Modernist Myth of the Self 2.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66. ISBN 9780226475431. Much closer to Monet's own atheism and pessimism is Schopenhauer, already introduced to the impressionist circle in the criticism of Theodore Duret in the 1870s and whose influence in France was at its peak in 1886, the year of The World as Will and Idea. 
  4. ^ Ruth Butler. Hidden in the Shadow of the Master: the Model-wives of Cézanne, Monet, and Rodi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202. ISBN 9780300149531. Then Monet took the end of his brush and drew some long straight strokes in the wet pigment across her chest. It's not clear, and probably not consciously intended by the atheist Claude Monet, but somehow the suggestion of a Cross lies there on her body. 
  5. ^ 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74-01-01: 347. ISBN 9780852292907 (英语). 
  6. ^ Claude Monet Biography. www.biography.com. [2017-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9) (美国英语). 
  7. ^ Biography for Claude Mon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uggenheim Collection. Retrieved 6 January 2007.
  8. ^ Gary Tinterow, Origins of Impressionism,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Jan 1, 1994, ISBN 978-0-87099-717-4, 9780870997174. [2014-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6). 
  9. ^ P. Tucker Claude Monet: Life and Art, p.224
  10. ^ Historical record. Fondation-monet.fr. [19 Januar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7月20日). 
  11. ^ Vandalised Monet work restored. Belfast Telegraph. 1 July 2014 [18 Jan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8). 
  12. ^ Wheaton, Oliver. Man is jailed for punching a hole through an £8 million Monet painting. Metro. 6 December 2014 [18 Jan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13. ^ 即时国际. 莫內《乾草堆》系列之一畫作 8.6億天價成交. 星岛日报. 2019-05-15 [2019-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外部链接

台湾大学视觉素养学习网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17 −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