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济宗与景教的隐秘世界

达摩,为南天竺人或波斯人,是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弟子,同时是天竺禅宗二十八代祖师。在南北朝刘宋(公元470年-478年)年间,西来东土,乘船来到中国南越地方(今广州),止于嵩山少林寺,于寺中面壁九年,称“壁观婆罗门”。达摩带来了禅宗,被尊称为达摩祖师、“东土第一代祖师”。圆寂时留下传法偈子:

吾本来茲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一花五叶即预示禅宗法脉传承为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五宗。从学人数量、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看,临济宗无疑是五叶中最大最耀眼的。

禅宗的传承不在于文字,甚至并非衣钵,而在于释尊开始每代祖师传承下来的心印,因此非大根器者难以了解并继承,故历代禅宗传承几乎都只传大根器者,并未公开传法,直到六祖惠能大师首次普传,才有后来的一花五叶。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谱系,credit:中台

临济宗,禅宗南宗五个主要流派之一,自洪州宗门下分出,始于临济义玄(?-867年)大师。义玄从黄蘗希运禅师学法33年,之后往镇州(今河北正定)滹沱河畔建临济院, 广为弘扬希运禅师所倡启“般若为本、以空摄有、空有相融”的禅宗新法。这种禅宗新法因义玄在临济院举一家宗风而大张天下,后世遂称之为“临济宗”。因其禅风比较刚劲,故而后世与理论较为细密的曹洞宗相比,称“临济将军,曹洞士民”。

临济义玄(?-约866年),唐代禅宗高僧,名义玄,因居临济院,世称临济义玄,为临济宗的开宗祖师。俗姓邢,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上承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至黄檗希运的禅法,以其机锋凌厉,棒喝峻烈的禅风闻名于世,甚至曾说过“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的名句,劝人不要执著拘泥,方能得到解脱。

14世纪时由日本人曾我蛇足绘制的义玄像

临济义玄主张“以心印,心心不异”,后世有 “心心相印”一说。他的教育方法棒喝齐施,成语“当头棒喝”便源与此。现存《临济录》和《祖堂集》卷十九、《景德传灯录》卷十二、《五灯会元》等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和禅法。

临济寺,位于河北省正定县老城内,始建于北朝东魏兴和二年(540年),为佛教禅宗临济宗祖庭。《正定县志》载:“临济寺,东魏兴和二年建,在城东南二里许临济村。”因濒临滹沱河渡口得名。今在其原址立有临济院旧址纪念碑。唐大中八年(854年),佛教临济宗创始人义玄入驻此寺。咸通元年(860年)镇州(正定)战争不断,檀越墨君和将临济寺迁入城内(即临济寺今址)。

中日两国临济宗与黄檗宗(临济宗分支,明末清初由福建福清县黄檗山万福寺临济宗隐元禅师赴日创立)共奉临济寺为祖庭。1979年5月,日本临济宗、黄檗宗联合成立“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自1980年起,每年派遣代表团访华,朝拜临济禅师塔,并捐款维修。

澄灵塔,Photo by David Chen

1985年由日本临济宗、黄檗宗法侣资助及当地政府出资,修复“澄灵塔”,其后又逐步重建大雄宝殿、祖堂、寺舍等。

曹洞宗自石头宗门下分出,创始于洞山良价、曹山本寂,后传至宏智正觉禅师,创默照禅,与大慧宗杲所提倡话头禅(临济宗),成为后世禅宗两大流派。

元代汉传佛教出现了一个“邢州现象”,即以邢州(邢台)净土寺万松行秀、开元寺万安广恩、天宁寺虚照弘明为领袖的僧团,对后世佛教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开元寺万安广恩创设“大开元一宗”,即“贾菩萨宗”,后期更出现了“曹洞别支贾菩萨派”的寺院与流派。中原佛教有“临天下,曹一角,贾菩萨到处跑”的说法,意思就是“贾菩萨派”法子遍及全国各地。

开元寺,又称“东大寺”,位于邢台市区开源北路北路中段,建于唐开元年间(713一741年),是佛教曹洞宗的发源地之一,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万安广恩(1195-1243),俗姓贾氏。洺水县(今邢台市威县)章华里人(《威县志卷十五》)。金末在威县经镇法云禅寺祝发为僧。蒙古国太祖成吉思汗十二年(金兴定二年、1218年),万安在邢州(邢台)开元寺修建了十三级圆照塔和毁于战火的其他建筑并主持开元寺。万安禅师传播佛法,深受元皇室的重视,赐号“护国兴理大师贾法宗大菩萨”。

元朝皇室对于宗教兴趣浓厚,极力推崇伊斯兰教与藏传佛教乃至景教,对中华文化则采取与西亚文化并重的模式进行发展。在中国佛教及道教影响下,景教有发展成综摄的倾向。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作者景净曾著有《志玄安乐经》,教导世人如何得到安乐。经文按照儒家经典《中庸》的格式撰写,渗入“无为”、“清净”等中国哲学概念,经文曰:“无动无欲,则不求不为。无求无为,则能清能净。能清能净,则能晤能证。能晤能证,则遍照遍境。遍照遍境,是安乐缘。”

景教统合信念(如宗教上)的冲突,与儒释道等宗教在接触与和解后,发展出彼此文化特质的交流现象,借由宗教教义的交互体现,达到多元活动内容与丰富的融合。因此颇受元皇室重视。

忽必烈南伐经过邢台,两次到开元寺瞻。即位后,追赠万安为“弘慈博化大士”。忽必烈还曾在邢州开元寺为万安大师兴建“大开元寺弘慈博化大士万安恩公塔”一座。1249年,刘秉忠上奏忽必烈请旨赐开元寺为“大开元寺”,并在开元寺起资戒坛大会。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在邢州开元寺观音殿前为刘秉忠立《常山王看转藏经记》碑。

刘秉忠出身华北,祖籍瑞州,家居邢州,世代为辽朝、金朝官宦世家大族。蒙古王朝灭金后,刘秉忠出任邢台节度府令史,不久就归隐武安山,后从浮屠禅师云海游,更名子聪。后云游天下,至云中时,留居南堂寺。元朝世祖忽必烈时曾任宰相。谥文正,赠太傅、常山王。是元帝国都城,政治体制,国号的设计者。

据原乡居士解密称,大开元寺也是潜藏的景门(景教)祖庭,并且与红楼梦创作有密切联系。

习近平在1982年主动选择去正定任职并重修临济寺,修建荣国府,都与此有莫大关系。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1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