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能量是推动小说情节的贯穿线

以前听《老子》选修课,总觉得老师讲的不好,有次讲到清静为天下正,我很幼稚的反驳说,但欲望才是推动人发展的动力啊!

现在想想,可能当初也不是那么幼稚,清净无为也是一种欲望啊!

其实每个人内心当中都有对欲望或目标的一个优先级排序,这构成了一个现实人生或电影剧本的推演。

这种欲望的形式,[……]

继续阅读…

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和权力的失衡

毛时代,对一个正常社会来说,是一场浩劫。“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到底想换一个什么新天呢?那个“遍地英雄下夕烟”究竟是什么样的英雄?为什么现在还有很多人崇毛呢?

毛时代,给国体定了个调子,就是《宪法》第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继续阅读…

超越性别的美和精神

青霞飞天
青霞喝酒
青霞凌波
青霞引针
……

林青霞塑造的东方不败,美艳绝伦,既有女子的柔情万种,又有男子的飒爽英姿,不娘不妖,不俗不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堪称空前绝后,足以封神。

美就是美,既有性别之美,也有超越性别的美。道生太极,太极生两[……]

继续阅读…

一切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中国这个社会自古以来还没有进入良性循环。这一定是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和信仰出现了问题,而不是仅仅是表面的习俗文化那么简单。

欧美文明的发展,证实了稳固的上帝信仰是实现社会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这得益于中世纪近千年基督文明的浸润。

欧美反传统,是竭力想从基督神学文明抽离,张扬人性。

而中[……]

继续阅读…

中国学习西方思想的路径依赖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和马克思主义,既有传承又有互补,都是试图在上帝之外探讨人的存在。

存在主义的先驱是尼采,海德格尔、萨特和加缪是其中的代表。萨特说,除了人本身之外没有先天决定的道德或灵魂。

但存在主义并没有否定神的存在。尼采说,上帝已死。而马克思则把自己放在了神的对[……]

继续阅读…